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8.73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沾染、弄髒。《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汙染丘山。」
2.感染,因有害物質的傳播而造成危害。《三國志.卷六○.吳書.全琮傳》:「水土氣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轉相汙染,往者懼不能反。」
海洋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八,其體積亦為陸地的三十六倍;在陸地資源漸被開採枯竭的未來,海洋生物資源將占有越來越重要之地位。唯近年來,工業發達與人口集中之趨勢,家庭汙水、工業廢水、畜牧廢水、垃圾滲漏水和農藥等,均經由河川進入海洋,使海域直接、間接承受相當大的汙染量;這些汙染物經由食物鏈進入海產生物而後至人體,將影響健康。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將海洋汙染定義為:任何人類所生之物質(或能量)直接或間接進入海洋環境中,致危害生物資源,有礙人體健康,阻礙漁業等之海洋活動,降低海水之使用品質,損害環境之舒適感等不利之影響。一九八二年[海洋公約法]將海水汙染源歸類為:(1)來自陸上汙染,如...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鎳及其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汙染。冶煉鎳礦石及冶煉鋼鐵時,部份礦粉會隨排氣進入大氣,在焙燒過程中也會有鎳及其化合物排出,主要為不溶於水的硫化鎳(NiS)、氧化鎳(NiO)、金屬鎳粉塵等,在大氣中以粒狀物型式存在。燃燒生成的鎳粉塵遇到熱的一氧化碳,會生成易揮發的、劇毒的致癌物羰基鎳(Ni(CO)4)。精煉鎳的作業工人,患鼻咽癌和肺癌的機率較高。鍍鎳工業、機器製造業、金屬加工業的廢水中常含有鎳,常用鹼沉澱法處理,使其生成氫氧化鎳(Ni(OH)2)沉澱而清除掉。土壤中鎳的來源,有含鎳的大氣粒物沉澱、含鎳廢水灌溉、動植物殘體腐爛、岩石風化等都是,鎳可在土壤中聚集。植物生長時會吸收土壤中的鎳。鎳含量最高...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冶煉、金屬加工、機械製造、鋼鐵生產及銅礦開採等工業生產過程中進入環境中的含銅物質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冶煉銅礦石排入大氣中的銅及其化合物的煙塵占大氣銅汙染的很大部分。許多工業廢水中都含有銅,其中以金屬加工、電鍍工廠廢水含銅量最高,每升廢水含銅幾十至幾百毫克。含銅廢水灌溉農田,銅會累積在土壤和農作物中,造成農作物的生長不良,尤其是會汙染水稻和大麥的穗粒。灌溉水中的硫酸銅對水稻危害的臨界濃度為0.6毫克/公升。銅對水生生物的毒性很大,西南海岸曾發生銅汙染引起的綠牡蠣事件。我國水汙染防治法之放流水標準為3.0毫克/公升,飲用水水質標準中的最大容許量為1.0毫克/公升(臺北市),1.0毫克/公升(臺...
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氰化物(即氰的化合物)所引起的環境汙染。氰化物在工業中應用廣泛,例如:氰化氫(HCN)用於生產聚丙烯腈纖維,氰化鈉用於金屬電鍍、礦石浮選、染料、藥品及塑膠生產等,皆會排出含有氰化物的汙水。氰化物在生物體內分解生成氰化氫,阻礙生物呼吸的酵素系統,對生物有毒,氰化物是劇毒物質,吸入、口服或經皮膚接觸均能引起中毒。氰酸對人的致死量為50mg,氰化鈉約為100mg,氰化鉀約為120mg。氰化物對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的危害較大,氰離子濃度為0.04至0.1毫克/公升時,就能使魚類致死。水中的氰化物會揮發至大氣中,造成大氣汙染。含氰廢水會造成牲畜死亡,農業減產。現行的放流水標準為CN-1 1.0毫克/...
農藥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藥在農作物生產的安定性和生產量的提高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臺灣地區地處溫暖多溼、病蟲害容易發生的地帶,加上土地狹小,為了增加收獲量,農業多採集約式經營,為保護農作物免受蟲害,更非使用農藥不可。
  臺灣地區最早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引進化學合成農藥防治病蟲害,早期使用於水稻栽培,以增加產量;從此一九五○年以後,農作物種類增多,農藥使用種類和數量也大幅增加。自民國六十五年(1976)起至七十五年止,以單位面積而言,臺灣地區農藥使用量為每公頃十一公斤,就農產量而言,僅遜於日本、義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農藥由無機的化學品轉為含碳有機物,其用途大致可分為殺...
環境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所居住的環境,如空氣、水質、土地等,受到化學品、廢氣、廢水、垃圾、噪音等人為因素的改變,使其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或環境成分與狀態發生變化,進而影響人類的生活品質,並危及人類的生存,稱為「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防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汙染意指戶外空氣中存有一種或多種汙染物,如落塵(dust)、薰煙(fumes)、氣體(gas)、靄(mist)、氣味(odor)、煙霧(smoke)或蒸氣(vapor),且其數量、特性及歷時足以對人類、植物或動物的生活或財產造成傷害,或對舒適的生活享受及財產造成不合理的干擾。依據我國〔空氣汙染防治法〕,並未對空氣汙染予以定義,僅界定空氣汙染物為空氣中足以直接或間接妨害國民健康或生活環境之物質。然如依其法規內涵及精神,所謂空氣汙染應指空氣中之汙染物超過空氣品質標準而言。
  空氣汙染物的來源可大致分為天然及人為二大類。自然界之火山爆發、大火及植物代謝產生之甲烷等即屬於天然汙染物...
汙染防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汙染係指水體因人為的改變而致對人類或其他生物之使用有不利之影響。我國〔水汙染防治法〕明白揭示水汙染係指因物質、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而變更品質,致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水汙染是造成水資源不利於使用的任何人為活動。  因為人口集中造成都市化現象及工業發展所排出之市鎮汙水、工業廢水、畜牧廢水等,夾帶大量汙染物排入河、海、潭、庫等水體。據統計臺灣地區四十七條主要及次要河川中,其下游河段未受汙染者二十一條,輕度汙染者二條,中度汙染者十五條,嚴重汙染者九條。水質汙染之評估參數,包括溶氧量(dissolve oxygen, 簡稱DO)、生化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
空氣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中雜有灰塵、浮游塵、有害氣體等汙染物質,直接影響公眾健康的現象。工廠及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廢氣、外洩的輻射線等均會造成空氣汙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