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8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沉蘊積。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海上名山之旨,沉鬱澹雅之思。」《紅樓夢》第四九回:「怎麼是杜工部之沉鬱,韋蘇州之淡雅,又怎麼是溫八叉之綺靡,李義山之隱僻。」
2.沉重鬱悶。唐.韋應物〈善福閣對雨寄李儋幼遐〉詩:「感此窮秋氣,沉鬱命友生。」唐.李益〈城西竹園送裴佶王達〉詩:「愴懷非外至,沉鬱自中腸。」
沉鬱頓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的氣勢深沉蘊蓄而抑揚曲折。唐.杜甫〈進雕賦表〉:「臣之述作,雖不足以鼓吹六經,先鳴數子。至于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愁悶、不快樂。如:「憂鬱」、「鬱氣」、「鬱悶」、「抑鬱」。
積聚、凝滯。如:「鬱積」、「鬱結」。
茂盛。如:「鬱茂」、「蒼鬱」、「蔥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入水中。如:「沉沒」、「石沉大海」。
往下降落。如:「地基下沉」、「太陽西沉」。
抑制。如:「沉不住氣」。
重。如:「沉重」、「沉甸甸」、「這石頭真沉」。
迷戀。如:「沉迷」、「沉溺」。
謹慎、穩重。如:「沉著」、「沉穩」。
深切。如:「沉痛」、「沉思」。
寂靜。如:「沉寂」、「沉靜」、「沉默」。
表示程度深的。如:「沉睡」、「沉醉」。
悠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高亢、沉鬱
一語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沉鬱含意》:「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於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作品多是反映當時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以描述民間疾苦抒發他悲天憫人的情懷。其詩歌的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感情真摯,描寫深刻,細膩感人,形象鮮明,杜甫詩中每個字,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詩作 杜甫一生寫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
陰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色陰暗沉鬱。如:「天色陰沉欲雨,還是帶把傘吧!」
辛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常回憶起少年十突入金營,生擒叛徒張安國的英雄事蹟。辛棄疾這類「英雄之詞」,大都是情感激昂悲壯,風格沉鬱雄放。此外,辛棄疾也有寫一些鄉村景物和田園情趣的詞,如《清平樂.村居》。辛棄疾的詞也不乏風格婉約,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表現出詞人「自憐幽獨」的情懷。 結語總之,辛棄疾以其獨特的英雄壯志和豪情,極力使氣逞辭,以文為詞,大為擴展了詞體的題材範圍,形成了沉鬱豪壯的主體風格,又兼有婉約深曲和清新質樸的格調,可以說熔鑄百家,自由揮灑,多姿...
淡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淡高雅。《隋書.卷四九.牛弘傳》:「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紅樓夢》第四九回:「怎麼是杜工部之沉鬱,韋蘇州之淡雅,又怎麼是溫八叉之綺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