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38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沙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沙皇統治時代的俄國為「沙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很短的。如:「俄頃」、「俄而」。
俄羅斯共和國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細碎的石子。如:「泥沙」、「河沙」、「海沙」、「飛沙走石」。
像沙子般的東西。如:「豆沙」、「金沙」。
聲音粗啞。如:「沙啞」。
瓜果過度成熟,肉質鬆散而呈微粒狀。如:「這片西瓜吃來沙沙的。」
康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673年),攻取臺灣(1684年),平定準噶爾汗噶爾丹叛亂(1688年-1697年),並勝利地驅逐沙俄對黑龍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師東北的熱河營建了避暑山莊,將其作為蒙古、西藏、哈薩克等部王公貴族覲見的場所。康熙帝親政不久後,便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還着手整頓吏治,恢復了京察、大計 (清)等考核制度。為了防止被臣下矇蔽欺騙,愛新覺羅玄燁還親自出京巡視,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還有三次東巡、一次西巡,以及數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還親自巡視黃河河道,督察河工,並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康熙帝重視...
艾麗查奧若什科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年)、《久爾濟一家》(1885年)、《涅曼河畔》(1887年)和《鄉下佬》(1888年),它們描寫沙俄農奴制長期統治下農村愚昧落後的狀況,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命運。在其中尤以《涅曼河畔》最為突出。小說從1887年開始在華沙《繪圖周刊》上連載,1888年在一月起義25周年紀念時成書,其傾向十分明顯,即通過此書回憶與反思一月起義,號召波蘭社會的改革,爭取民族獨立。正如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小說的情節的主線是1863年一月起義,書報檢查給創作帶來了困難,但是不以這為主線,則書中的一切就無法解釋清楚。」[4]小說塑造了貴族地主...
帝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皇統治下的俄國。也稱為「沙俄」。
納蘭容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詩人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正黃旗滿州人,大學士明珠長子,生長在北京。幼好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隨扈出巡南北,並曾出使梭龍(黑龍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擾東北情況。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納蘭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澱區上庄皂甲屯。  納蘭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 "清詞三大家"。  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后誥贈一品夫人,成婚...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