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河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黃河以北的地方。《書經.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每月初一日。如:「朔日」、「朔望」、「正朔」。
北方的。如:「朔風」、「朔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水道的通稱。如:「運河」、「河流」。
黃河的簡稱。如:「河西」、「河東」、「河套」。
成河川狀的群體。如:「星河」、「銀河」。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朝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叛,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弘靖之入幽州也,薊人無老幼男女,皆夾道而觀焉。河朔軍帥冒寒暑,多與士卒同,無張蓋安輿之別。弘靖久富貴,又不知風土,入燕之時,肩輿於三軍之中,薊人頗駭之。弘靖以祿山、思明之亂,始自幽州,欲於事初盡革其俗,乃發祿山墓,毀其棺柩,人尤失望。從事1>有韋雍2>、張宗厚3>數輩,復輕肆嗜酒,常夜飲醉歸,燭火滿街,前後呵叱4>,薊5>人所不習之事。又雍等詬責吏卒,多以反虜名之,謂軍士曰:「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6>力弓,不如識一丁字。」軍中以意氣自負,深恨之。 〔注解〕 (1)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
易如反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北史.卷三八.裴佗傳》:「以國家威德,將士驍雄,汎蒙汜而揚旌,越崑崙而躍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三國演義》第二二回:「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也作「易如翻掌」、「易於反掌」。
戮力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心合力,團結一致。《國語.齊語》:「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清史稿.卷二一八.諸王傳.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傳檄江南,聯兵河朔,陳師鞠旅,戮力同心,報乃君國之讎,彰我朝廷之德。」也作「同心僇力」、「同心戮力」、「戮力齊心」、「戮力一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食、飽足。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困河朔之清觴,飫中山之醇酎。」宋.陸游〈閑居對食書媿〉詩二首之二:「老病家居幸歲穰,味兼南北飫枯腸。」
兵連禍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六.唐武宗》:「德裕苟且以成一時之功,曾不恤禍結兵連之無日。習之難化,豈在河朔哉?」 參考詞語︰兵連眾結注音︰ㄅ|ㄥ ㄌ|ㄢˊ ㄓㄨㄥˋ ㄐ|ㄝˊ漢語拼音︰bīng lián zhòng jié釋義︰猶「兵連禍結」。見「兵連禍結」條。 01.《三國志.卷八.魏書.二公孫陶四張傳.陶謙》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悔往者之迷謬,思奉教於今日,然兵連眾結,鋒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見係虜,是以阻兵屯據,欲止而不敢散也。」
岑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歲左右,父親去世,家境日趨困頓。他刻苦學習,遍讀經史。20歲至長安,獻書求仕無成,奔走京洛,漫遊河朔。 經歷岑參曾三次出塞,由於長期任職塞外,因而十分熟悉邊塞生活,故多邊塞、戰伐之詠。他善以濃重的色調描繪西北邊疆的奇異景色,諸如大漠的飛沙走石、漫天飄雪、熱海和火山,詩人都能以敏感的詩筆描繪在詩歌裡,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此外,將士英勇報國、不畏艱苦的精神,以及戰爭場面,則寫得悲壯有力,《輪台歌》就是一例。岑參也有少數詩作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現象,對統治者窮兵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