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2.1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汗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汗很多,溼透了背脊。形容工作辛勞或極度驚恐、羞愧。《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司空頲傳》:「正言素不能文辭,又為兵刃所迫,流汗浹背,不能下筆。」《東周列國志》第八五回:「那廷椽里豪,嚇得面如土色,流汗浹背。」也作「汗流浹背」、「汗流洽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脖子以下的部位。如:「背痛」、「虎背熊腰」。
泛指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刀背」、「背面」、「手背」。
用背部對著。如:「背山面海」、「背著太陽」、「背水一戰」。
離開、拋棄。如:「背棄」、「離鄉背井」。
違反。如:「背叛」、「違背」、「背約」、「背信忘義」。
躲避、瞞著。如:「背地裡」、「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默念、記憶。如:「背書」、「背誦」、「背臺詞」。
運氣不好。如:「最近手氣真背。」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負荷、擔負。如:「背小孩」、「背黑鍋」、「背負重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移動。如:「流動」、「奔流」、「流汗」、「血流如注」。
移動的液體。如:「水流」、「洪流」、「河流」。
像水流般移動的現象。如:「潮流」、「寒流」、「氣流」、「電流」、「暖流」。
品類、等級。如:「名流」、「上流」、「下流」、「第一流」。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亡」、「流離失所」、「流動人口」。
派別。如:「流別」、「流派」、「三教九流」。
沒有根據的、不明來處的。如:「流言」、「流譽」、「流彈」。
傳播、散布。如:「流傳」、「流芳萬世」。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光」、「流年」。
趨向。如:「流於形式」、「流於鋪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透、遍及。如:「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皮膚毛孔所排泄出來的體液。如:「流汗」、「香汗」、「汗流浹背」。
汗青:史書的代稱。如:「留取丹心照汗青」。
可汗:A>古代中國西域和北方的民族對君主的稱謂。B>西域人稱呼中國天子。
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滿背。如:「汗流浹背」。
流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汗。晉.左思〈吳都賦〉:「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唐.杜甫〈火〉詩:「流汗臥江亭,更深氣如縷。」
2.比喻辛勞。如:「這項浩大的工程是許多人流血流汗才完成的。」
汗流浹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很多,溼透了背部。形容工作辛勞或非常慚愧、驚恐的樣子。《後漢書.卷十.皇后紀下.獻帝伏皇后紀》:「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看得他身上冷一陣熱一陣,冷時便渾身發抖,熱時便汗流浹背。」也作「流汗浹背」、「汗流洽背」。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怒時而臉上、耳朵發紅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官場現形記》第七回:「後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
汗流洽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汗流得很多,溼透了背部。形容工作辛勞或十分羞愧、驚懼。《舊唐書.卷二○.昭宗本紀》:「茂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對,唯韓建陳敘入覲之由。」也作「流汗浹背」、「汗流浹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