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37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浮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浮」文獻異文作「浦」。《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七.鷰子賦一》:「阿你浦逃落藉,不曾見你膺王役。」也作「逋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漂在水上或飄在空中。如:「漂浮」、「沉浮」、「懸浮」。
飄流的。如:「浮雲」。
顯現。如:「浮現」、「他臉上總是浮著微笑。」
表面的。如:「浮面」、「浮土」。
空虛而不實在的。如:「浮名」、「浮誇」、「浮泛」、「浮華」。
不沉著。如:「輕浮」、「心浮氣躁」。
超過。如:「人浮於事」。
不固定的。如:「浮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閃避、避開。如:「逃避」、「逃難」、「逃荒」。
溜走、出奔。如:「逃跑」、「潛逃」、「逃命」、「逃亡」。
逋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逃亡。《書經.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儒林外史》第七回:「貞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也作「波濤」、「波逃」、「浮逃」。
括戶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徵收租庸和地稅,藉以恢復均田制和租庸調制。但到西元723年(開元十一年),字文融改變原本方針,令浮逃戶附籍於寄寓地,稱之為客戶,以別於徵收租庸調的主戶,課以較輕的戶稅。這是租庸調制的修正。事實上,戶稅並非起於此時。唐初即依資產江戶分為九等(一等戶到九等戶),稱維戶等制,然後依戶等爭稅錢(繳貨幣)。另外,唐初亦依戶等徵地稅,作為歉收時發放的義倉米。因此,括地政策按戶徵稅的情形與租庸調制並不相同,括戶政策的改變意味著計口授田的戶籍記帳制已不切實際,而改以籠統的戶等為徵稅標準。到安史之亂以後,由於令外使職的增加,政府的財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