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41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涇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和渭水。涇水發源於六盤山,流經黃土區,挾帶大量泥砂;渭水發源於秦嶺,所經為崖壁陡峻的山谷,河水清澈。後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下不同。《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傳》:「涇渭同波,薰猶共器。」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界限分明。語本《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後比喻是非好壞區別得非常清楚。《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守得一十四歲時,他胸中漸漸涇渭分明,瞞他不得了。」
涇渭不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流入渭水時,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後以涇渭不分比喻是非好壞混雜不明。唐.陸贄〈又論進瓜果人擬官狀〉:「薰蕕無辨,涇渭不分。」《清史稿.卷二四四.李森先傳》:「江南既定,人材畢集,若復涇渭不分,則君子氣沮,宵小競進。」
涇渭斯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制勝既遠,涇渭斯明。賞不失勞,舉無失德。」涇渭自分"> 
涇渭自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小引〉:「今上御極已垂五十年,德符幸生堯舜之世,雖困處菰蘆,然詠歌太平,無非聖朝佳話,間有稍關時事者,其涇渭自明。」
涇渭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明.沈寵綏《度曲須知.收音譜式》:「更舉南詞一折,摘出入聲字眼,……徐徐誦演,久久滑熟,入門之後,涇渭了然。」涇渭自明"> 
涇渭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南朝宋.鮑照〈見賣玉器者〉詩:「涇渭不可雜,珉玉當早分。」02.唐.張說〈姚文貞公神道碑〉:「公性仁恕,行簡易,虛懷汎愛,而涇渭不雜;真率徑盡,而應變無窮。」涇渭斯明"> 
涇渭自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涇渭分明」。見「涇渭分明」條。01.唐.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02.《玉嬌梨》第一九回:「白公道:『柳生與小弟有約,相會之期,也不出數日。大家一會,涇渭自分矣。』」涇渭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渭河:發源於大陸地區甘肅省渭源縣西鳥鼠山的河川,東南流經陝西省,至高陵縣會涇水,又東流會洛水後注入黃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河:源自於大陸地區甘肅省平涼西南六盤山東麓的河川。為關中八川之一,流入陝西省注入渭河,是渭河水系中最大的支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