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6.7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涉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入險境,冒險。《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險,為蠻人所算,失其銳氣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經歷。如:「涉險」、「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全的。如:「險局」、「危險」、「險境」、「險象環生」。
災害。如:「水險」、「火險」、「保險」、「脫險」。
地勢艱危的。如:「險坡」、「險道」、「險要」、「天險」。
邪惡的、狠毒的。如:「陰險」、「險詐」、「奸險」。
幾乎、差一點。如:「險勝」、「險遭不測」、「險遭毒手」。
無法預料安危或成敗的事。如:「冒險」、「風險」。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計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髣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偪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上嶄露頭角,大顯崢嶸。陳義芝:余光中不需要推薦,四方都傳誦他的詩文。他引領讀者在人文情思的路上觀奇涉險,在想像力的鍛鍊與世事的認知上獲得多重驚喜。夏志清在論文《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中提到:「余光中所嚮往的中國並不是台灣,也不是共黨統治下的大陸,而是唐詩中洋溢著『菊香與蘭香』的中國。」(夏志清,1979:388-89) 人格與政治評價李敖以為余光中「文高於學,學高於詩,詩高於品」,定性為「一軟骨文人耳,吟風弄月、詠表妹、拉朋黨、媚權貴、搶交椅、爭職位、無狼心、有狗肺者也」。並且斥責他「過去反共,現在跑回中國大陸到處...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願多用點時間走正道,也不要冒險走捷徑。形容人謹慎穩當,不願貪小便宜。《三俠五義》第一一○回:「偺們與其涉險,莫若繞遠。俗語說的好:『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勞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累疲倦。唐.陸贄〈賜吐蕃宰相尚結贊書〉:「卿涉遠而來,當甚勞頓。」《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我軍涉險而來,甚是勞頓,且當休養數日,然後進兵。」也作「勞悴」、「勞瘁」。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