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0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淞滬之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軍乘夜襲擊閘北所引起的戰役。參見「一二八事變」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上海市的簡稱。如:「京滬鐵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抗戰」。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抖動。通「顫」。如:「膽戰心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源出江蘇省太湖,經上海,合黃浦江入海。通稱為「吳淞江」。
2.水氣遇冷凝結成的水珠。通「凇」。宋.曾鞏〈冬夜即事〉詩:「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門霧淞寒。」
一二八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一月二十八日,上海日軍乘夜襲擊閘北,遭我駐軍第十九路軍抵抗,日軍終不能得逞。後經美、英等國調停,雙方於同年五月簽訂停戰協定。是役史稱為「一二八事變」。也稱為「淞滬之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