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6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源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始。如:「歷史老師詳細講解各種制度的源起始末,以加深我們的印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流的起始處。如:「源頭」、「泉源」、「飲水思源」。
事物的根本或由來。如:「根源」、「源流」、「來源」。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全人教育一詞,可從詞意及理念上著眼,一方面取其全,意指整全、全備、完全;另方面重在人,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人,重點在人,意義在人而非在識。 內容說明一、全人教育的源起全人教育學者Ron Miller(1990)提出全人典範的觀點,認為全人教育就是一種全人的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這種全人觀,本質上重「靈性」勝過重「物質性」。廣義來說,全人觀意味著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情感、創造力、想像力、體恤心...
高瞻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廣度(高瞻)教學法(High/Scope)目錄1 一、源起2 二、理論3 三、意義4 四、實施要點5 五、成人與幼兒間的互動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一、源起1.為目前美國相當受重視的課程,亦稱為高瞻學齡教育課程。2.由大衛˙懷特博士(Dr.David Weikart)於1960~1970年間所領導之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會發展而來。3培瑞托兒所方案就是高瞻教學課程。4.教學課程目的在協助低收入戶幼兒為進入學校前做準備。 二、理論依皮亞傑...
戲劇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論(Dramaturgy)目錄1 源起2 基本主張3 自我的概念4 前台與後台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源起社會學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從戲劇表演的觀點來看社會互動,並將此觀點稱為戲劇論(Dramaturgy)。他將生活看成一個舞台,每個人與他人在舞台上互動,每個人既是演員也是觀眾。因此社會生活是由影響他人對於我們的印象所組成的,而影響別人印象的方式,就是讓人知道我們是「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基本主張戲劇論的觀點是要看與他人...
垃圾桶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垃圾桶決策模式」(garbage can decision making)目錄1 源起1.1 James G. March1.2 Cohen D. Olson1.3 《組織模糊與選擇》2 意義3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3.1 提出者3.2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3.3 參考資料 源起 美國學者James G. March及Cohen D. Olson兩人在《組織模糊與選擇》(1976)一文中提...
大單元設計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單元設計教學法目錄1 一、源起2 二、理論3 三、教育原理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源起1.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勞作科主任李查德主張勞作科應該佈置一種問題情境,由學生自行運思創作,杜威來華講學,把此種教學法介紹到中國。2.民國54~59年,台北市立師專校長熊芷所領導,在其附小幼稚園實驗幼稚園大單元設計教學法。 二、理論1.單元:指一個以生活上重要問題為中心的完整學習活動,必須是有目的、有內容、有活動的方法,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2.單元教學法:指...
詹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多次提煉的茶葉  被熱水沖泡出來的味道  我已學會人生的嚐味方法……      〈老境〉晚年,源起於對日本俳句的興趣,詹冰更提倡十字詩創作,作品數百首,係世界最短的詩,僅用十字來表現詩境、詩意。詹冰認為「十字詩」具有簡潔和留白兩個特點,可以在最簡短的字數中給予讀者最大的想像空間,十分適合現代人閱讀。熱愛美術的他,更將十字詩與工筆互相結合,自繪出一幅又一幅詩句簡潔、畫意動人的十字詩畫。他所寫的「春日長 樹上小鳥 打哈欠」;「榕樹下 水牛搖尾 夏日靜」等十字詩,的確能夠表現出如同水墨畫一樣的意境。除了一般新詩之外,詹冰...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來源:國民教育社群網目錄1 基本理念2 課程目標3 分段能力指標3.1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3.2 環境概念知識3.3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3.4 環境行動技能3.5 環境行動經驗4 學習內容 基本理念環境教育成為一個重大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充分呼應以下幾個重要意涵: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環境教育的源起與發展,緊扣著國際環保的思潮和行動。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啟始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