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45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溼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潮溼悶熱。例:溼熱个天氣,有人心火較會擎起來,火氣較大。(潮溼悶熱的天氣,有人心火比較旺,火氣較大。)
2.中醫名詞。因溼氣過大,阻滯氣的活動而致病,流行於長夏。
溼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出現發燒及關節痛等症狀,易侵犯心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度高的。如:「熱天」、「熱水」、「炎熱」。
使溫度升高。如:「把菜熱一下!」
急切的、強烈的。如:「熱切」、「狂熱」、「熱中」、「熱戀」。
親密。如:「親熱」。
誠懇的、情意深厚的。如:「熱情」、「熱心」、「熱愛」、「熱絡」。
應時、受人喜愛的。如:「熱門」、「出國旅遊熱潮」。
旺盛。如:「熱烈」、「慶生會的場面熱鬧極了!」
受人喜愛的潮流。如:「大陸熱」、「觀光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分多、含有水分的。與「乾」相對。如:「溼度」、「潮溼」、「溼毛巾」、「溼答答」。
沾到水。如:「淋溼」、「別把衣服弄溼了!」
烏煙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瘴氣,山林間因溼熱蒸鬱而成的毒氣。「烏煙瘴氣」形容人事渾濁、氣氛不諧,就像黑色的煙霧,有毒的瘴氣。※◎語或出《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後亦用「烏煙瘴氣」形容環境汙穢不潔。
瘴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因接觸到山林間溼熱蒸發毒氣所生的疾病。唐.沈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詩:「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唐.杜甫〈夢李白〉詩:「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祁寒溽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酷寒而夏天溼熱。形容日子過得十分艱苦。《舊五代史.卷五七.唐書.郭崇韜傳》:「陛下頃在河上,汴寇未平,廢寢忘食,心在戰陣,祁寒溽暑,不介聖懷。」也作「祁寒暑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物、食品等因受溼熱所生的黴菌,有時為灰黑色的小點。如:「發霉」、「長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林間溼熱蒸鬱的毒氣。大陸地區西南部山區常見。如:「瘴氣」。
瘴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林間因溼熱蒸鬱而成的毒氣。《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用能輕身省慾,以勝瘴氣。」《三國演義》第八九回:「惟未、申、酉三個時辰可往來;餘者時辰,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