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滑移線理論     
瀏覽人次:333 收藏人次:0
  滑移線理論通常用來分析剛性完全塑性(rigid perfectly plastic)的等向性材料之平面應變變形。將材料假設成剛性完全塑性可以求出材料的變形及負載的近似解,這種理論對研究薄板引伸、擠製、滾軋和鍛造非常有價值。所謂滑移線為平面上曲線的切線方向與材料最大剪應力方向一致的兩個曲線族,亦即剪力線。若α, β兩個滑移線族是互相正交的,沿著α線,α是變動的,而β是常數;沿著β線,β是變動的而α為常數。α及β為兩個獨立的曲線座標,故P點之座標可以α, β定出,亦可由xp, yp定出。
  經由莫耳圓(Mohr's circle)理論可找出材料之最大剪應力K及平均應力σm,再經由平...
    
瀏覽人次:27752 收藏人次:5246714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19143 收藏人次:3720303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10629 收藏人次:8033243
移轉、搬遷。如:「搬移」、「移動」、「移民」、「移居」、「移交」、「移植」、「愚公移山」。
轉變、改變。如:「移風易俗」、「移孝作忠」、「移情別戀」。
    
瀏覽人次:9584 收藏人次:8617402
平順、無阻礙。如:「滑膩」、「光滑」、「滑溜溜」。
溜著走。如:「滑冰」、「滑行」、「滑雪」。
虛浮不實在。如:「浮滑」、「油腔滑調」、「老奸巨滑」、「滑頭滑腦」。
滑稽:行為動作可笑有趣。如:「他扮小丑的模樣十分滑稽。」今讀作(。
滑稽:行為動作可笑有趣。如:「史記.滑稽列傳」。文言音讀作(。
    
瀏覽人次:8292 收藏人次:6085883
用棉、麻、絲、金屬等製成的細縷或細長條的東西。如:「毛線」、「電線」、「絲線」。
像線一樣細長的東西。如:「光線」、「射線」。
形容事物極為細微。如:「一線希望」、「一線生機」。
交通路徑。如:「航線」、「路線」、「海線」、「縱貫線」、「運輸線」。
邊緣、邊界。如:「前線」、「防線」、「海岸線」。
比喻將要接近的某種界限。如:「死亡線」、「生命線」。
比喻探索或訊息的門路。如:「眼線」、「內線」、「線索」。
量詞。用於計算線路數量的單位。如:「本公司共有五線電話。」
理論     
瀏覽人次:4344 收藏人次:537551
1.由實踐中歸納或由觀念推演而得到的有系統、有組織的說理或論點。
2.論事物之理,對實際或實踐而言。《北史.卷四四.列傳.崔亮》:「光韶博學強辯,尤好理論。」唐.鄭谷〈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後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紀〉詩:「理論知清越,生徒得李頻。」
3.據理爭論,講理。《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若先嚷破了,反被他做了準備。不如竟到官司,與他理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心中不覺暗暗動怒;只不便同他理論。」
4.理會、注意。明.湯顯祖《紫釵記》第五三齣:「如今盧府著忙,不暇理論到此事。」《英烈傳》第三一回:「那周顛日日也在帳中閑耍,太祖也不十分理論。」
5.道理、理由。元.曾瑞《留鞋記》第三折:「你既是個女子,怎生不守閨門之訓,這繡鞋兒卻揣在郭華懷中,有何理論,從實招來。」
滑移     
瀏覽人次:105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為行動驅使的八個動作之一,其所組合的是輕巧的力勢、直接的空間、綿延持續的時間之動作質感。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Cecily Dell《A Primer for Movement Description: Using Effort-Shape and Supplementary Concepts》1977、Rudolf von Laban《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Rudolf von Laban & F. C. Lawrence《Effort》1974、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
:::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