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7.3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潤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詔書恢復鄭譯爵位,高熲乃戲譯說:「筆乾」,譯則回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典出《隋書.卷三八.鄭譯傳》。後指請人家寫文章、作畫、寫字的酬勞。唐.殷文圭〈貽李南平〉詩:「潤筆已曾經奏謝,更飛章句問張華。」也作「潤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潮溼、不乾枯。如:「溼潤」。
使潮溼、不乾枯。如:「滋潤」、「潤喉」、「潤滑」、「潤膚水」。
光滑、光澤。如:「光潤」、「紅潤」、「珠圓玉潤」。
修飾。如:「潤色」、「潤飾」。
利益。如:「利潤」、「分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鉛筆」、「蠟筆」、「水彩筆」。
文字的筆畫。如:「筆順」、「起筆」。
寫。如:「筆誤」、「筆者」、「代筆」、「絕筆」、「筆之於書」。
像筆一樣直的。如:「筆直」、「筆挺」。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敗筆」、「伏筆」、「驚人之筆」、「神來之筆」。
量詞:A>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B>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C>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贈與。《儀禮.士冠禮》:「主人酬賓束帛儷皮。」《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命童子取銀一錠,以酬潤筆之資。」
一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同、一起。《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少不得還有幾兩潤筆的銀子,一併送來。」《紅樓夢》第四五回:「我打發人取了來,一併叫人連絹交給相公們礬去如何?」也作「一并」。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善寫墓誌銘,是時「長安中爭為碑誌,若市買然。」。韓愈文名日盛,達官貴人常求其為先人撰墓誌銘,潤筆甚高,韓愈亦來者不拒。司馬光《顏樂亭頌》一文指出,韓愈「好悅人以銘志,而受其金」。韓愈寫一篇《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潤筆費用是「受馬一匹,並鞍、銜及白玉腰帶一條」。《謝許受韓弘物狀》記載曾收得韓弘致贈的「絹五百匹」,相當於四百貫錢,而時韓愈一個月的薪水只有二十五貫錢,當官反成副業。部分「諛墓」之作,在當時頗受譏斥。其友劉叉甚覺眼紅,取其黃金數斤...
潤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人家寫文章、作畫、寫字的酬勞。也稱為「潤筆」。
暗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上不易察覺或不可告人的疾病。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二:「周先生富貴中人,何以身帶暗疾?我為君除之,作潤筆資。」也稱為「隱疾」。
大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或著名的作家。《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大作家》引《盧氏雜說》:「王嶼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筆者,誤叩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
稽古之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考研古事而得到的益處。《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