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澠池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河南省西北,東鄰新安縣,北臨黃河與山西省桓曲縣相望。內有隴海鐵路經過,農產以麥、豆、高粱等為主。縣北有仰韶村,地下多古代遺物。大陸地區已將其廢除,併入東境千秋鎮新設的義馬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行政單位。古時候歸屬於州、府、道,現今則在省之下,鄉鎮之上。如:「臺北縣」、「雲林縣」、「高雄縣」、「縣政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水的凹地。如:「水池」、「池塘」。
像池的地方。如:「舞池」、「浴池」、「游泳池」、「化糞池」。
古代的護城河。如:「城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澠池」條。
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淄縣西北古齊城外,西北流經博興縣東南,注入時水。
澠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位於河南省洛陽縣西北。源自崤山,東流經澠池縣新安縣,至洛陽注入洛水。
2.縣名。參見「澠池縣」條。
仰韶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大陸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距今約五千至七千年,分布於中原和甘肅一帶。最早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故稱為「仰韶文化」。又因出土的陶器表面光滑,有紅、黑色彩紋,故也稱為「彩陶文化」。
仰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河南省澠池縣的小村落。民國十年左右瑞典考古學者安德生(Anderson)曾在此發掘古代傅彩陶器及石器等,經考證為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因指其物所屬的時期為新石器時代的一期,即命名為「仰韶期」。凡歷史文化與此時期具有相同特徵者,稱為「仰韶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名。春秋時虢地,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澠池縣境。《左傳.莊公二十一年》:「虢公為王宮于玤。」晉.杜預.注:「玤,虢地。」
彩陶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華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距今約五千至七千年,分布於中原和甘肅一帶。出土的陶器表面光滑,有紅、黑色彩紋,故稱為「彩陶文化」。又因最早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故也稱為「仰韶文化」。
彩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新石器時代所製作的陶器。表面繪有彩色的圖案。中國最早出土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