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烏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漢時建於西域,其位置相當於今新疆境內溫宿縣以北,伊寧市以南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鴉。如:「慈烏夜啼」、「月落烏啼霜滿天」。
黑色。如:「烏黑」、「烏髮」、「烏雲」、「烏溜溜的秀髮。」
無、沒有。如:「化為烏有」。
疑問詞。怎麼、哪裡的意思。如:「烏足道哉?」
烏合:臨時集合起來,沒有組織的群眾。如:「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女的子女。如:「孫子」、「孫女」「長孫」、「外孫」。
跟孫子同輩的親屬。如:「姪孫」、「姨孫」。
泛指後代。如:「子孫」。
姓。
飲水思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周.庾信〈徵調曲〉(據《庾子山集注.卷六.郊廟歌辭》引)正陽1>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2>耕植於義圃,君子翱翔於禮園。落其實3>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渭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赤玉則南海輪賮,白環則西山獻琛。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注解〕 (1) 正陽:夏季的方位居南方,故曰正陽。 (2) 黎人:百姓、民眾。 (3) 實:植物的種子、果實。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7) 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漢中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打通與西北諸國的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 (8) 筆研:筆硯。研,通「硯」。〔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嫁給男子為配偶。《論語.公冶長》:「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傳》:「漢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烏孫。」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諫勿許單于朝疏〉(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引)且夫前世豈樂傾無量之費,役無罪之人,快心於狼望之北哉?以為不壹勞者不久佚1>,不蹔費2>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雷風耳。雖空行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注解〕 (1) 佚:通「逸」。 (2) 蹔費:短時間的花費、費心。蹔,音ㄓㄢˋ,同「暫」。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減宣,杜周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 第六十三-大宛,康居,烏孫,奄蔡,大月氏,安息 (國家)|安息,塞琉古帝國|條枝,大夏 史記卷一百二十四 游俠列傳 第六十四-郭解 史記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 第六十五-鄧通,趙談|趙同,北宮伯子,周文仁,韓嫣,李延年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 第六十六-淳於髡,優孟,優旃(補:郭舍人,東方朔,東郭先生,王先生,西門豹) 史記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 第六十七-司馬季主〔未闡述諸侯國之俗,僅記司馬季主之事,可能是未完稿。〕 史記卷一百二十八 龜...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 騫:張騫(?∼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宣帝時,長羅侯常惠使烏孫還,便宜發諸國兵,合五萬人攻龜茲,責以前殺校尉賴丹。龜茲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我無罪。」執姑翼詣惠,惠斬之。……後數來朝賀,樂1>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2>周衛3>,出入傳呼4>,撞鐘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5>,所謂驘6>也。」 〔注解〕 (1) 樂:喜愛、喜好。 (2) 徼道:禁衛森嚴的道路。徼,音ㄐ|ㄠˋ。 (3) 周衛:周密的防衛。 (4) 傳呼:封建時代,君王出行時,由侍衛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5) 龜茲王:龜茲國的國王。龜茲,音ㄑ|ㄡ ㄘˊ,漢朝西域國之一。在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