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烝嘗     
瀏覽人次:452 收藏人次:0
秋祭稱嘗,冬祭稱烝。泛指祭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
    
瀏覽人次:31132 收藏人次:4423654
1.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秋曰嘗。」
    
瀏覽人次:5544 收藏人次:689583
1.火氣上升。《墨子.節用中》:「逮夏,下潤溼上熏烝。」
2.用熱水氣蒸東西。通「蒸」。如:「烝魚」、「烝飯」。宋.蘇軾〈酒經〉:「吾始取麵而起肥之,和之以薑液,烝之使十裂。」
3.上淫,與長輩婦女姦通。《左傳.桓公十六年》:「衛宣公烝于夷姜。」《遼史.卷一一二.逆臣傳上.耶律滑哥傳》:「性陰險,初烝其父妾,懼事彰,與剋蕭臺哂等共害其父。」
眾多。《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唐.杜甫〈無家別〉詩:「人生無家別,何以為烝黎?」
古代冬天的祭祀。《書經.洛誥》:「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禮記.王制》:「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嘗,冬曰烝。」
發語詞,置於句首。《詩經.豳風.東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瀏覽人次:24006 收藏人次:413696
1.使清淨、乾淨。同「潔」。如:「自絜」。《詩經.小雅.楚茨》:「絜爾牛羊,以往烝嘗。」《國語.越語上》:「絜其居,美其服。」
把握     
瀏覽人次:4119 收藏人次:2685239
4.一握。《國語.楚語下》:「王曰:『其大小何如?』對曰:『郊禘不過繭栗,烝嘗不過把握。』」
保育     
瀏覽人次:2885 收藏人次:357659
1.保護養育。常以幼童為對象。《紅樓夢》第五三回:「兩邊有一副長聯,寫道是:『肝腦塗地,兆姓賴保育之恩。功名貫天,百代仰烝嘗之盛。』」《隋唐演義》第三六回:「寶林院沙夫人,因夜間在馬上馳驟太過了,回院去一陣肚疼,即便墜下一胎,是個男形,不能保育。」
    
瀏覽人次:1200 收藏人次:161771
古代宗廟祭祀的名稱。夏、商二代為春祭,周代則改稱夏祭。同「礿」。《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嘗,冬曰烝。」
繭栗     
瀏覽人次:506 收藏人次:256964
1.初生的小牛,其角如繭如栗,故以繭栗指小牛。《國語.楚語下》:「郊褅不過繭栗,烝嘗不過把握。」《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牲用繭栗,玄酒陶匏。」唐.顏師古.注:「謂牛角如繭及栗者,牛之小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