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3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烽火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由大陸福建沿海鎮營調兵來臺輪戍,三年一更,是為「班兵」。各鎮營班兵在臺常建廟祀神,祈福護佑,也作為輪班換防時候風落腳住宿聯絡聚會之處。約設有提標、海壇、南澳、銅山、金門、閩安、海山、烽火等館。「烽火館」係由福建福寧州霞浦縣烽火門來臺興建的會館。在臺北淡水、臺南安平、澎湖馬公等地皆有設置。現今多已拆毀,僅馬公存遺存古井一口,古碑兩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如:「旅館」、「賓館」、「會館」。
供人從事某些活動的場所、商店。如:「餐館」、「茶館」、「美術館」、「圖書館」、「照相館」。
政府機關單位的名稱。如:「大使館」、「領事館」、「國史館」。
古代教授學徒的場所。如:「蒙館」、「開館授徒」。
館子:餐館的簡稱。如:「上館子」、「吃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爐火」、「著火」、「星星之火」。
生氣、動怒。如:「火大」、「動火」、「發火」、「光火」、「別把他惹火了!」
軍用武器或戰爭。如:「軍火」、「火藥」、「開火」、「戰火」。
緊急、急速。如:「火速」、「這是件十萬火急的事!」
烹調時所用的熱力。如:「火候」、「文火」。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防守邊疆遇有敵人來犯,便點燃高臺上的煙火,以為警報或求助。如:「烽火連天」。
烽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軍隊用來示警、傳遞軍情的煙火。白天以煙,入夜以火。《塞上烽火品約》:「匈奴人入塞,候尉吏亟以檄言匈奴人入,烽火傳都尉府,毋絕,如品。」唐.白居易〈和渭北劉大夫借便秋遮虜寄朝中親友〉詩:「堠空烽火滅,氣勝鼓鼙鳴。」
2.喻指戰爭、戰亂。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唐.杜甫〈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