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6.7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焚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宮廟焚毀,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也作「焚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損傷、破壞。如:「銷毀」、「毀壞」、「摧毀」、「毀滅」、「墜毀」。
批評、說人壞話。如:「毀譽參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如:「焚燒」、「焚化」、「玩火自焚」、「憂心如焚」、「玉石俱焚」。
乾燥的。如:「焚風」。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討伐失職的羲氏與和氏。你們應該輔助我,一同為天子效力。崑崙山上如果發生大火,美玉和石頭都將一同焚毀;天子的官吏若是失職,對天下百姓所造成的傷害比烈火還要可怕啊!」後來「玉石俱焚」被用來比喻不論賢愚、善惡、好壞同時受害,盡皆毀滅。
十三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孔子時代,《書》大約只殘存百余篇,諸子百家多有引用,孔子作了整理。秦朝時民間所藏的《書》基本上被焚毀,國家所藏的《書》也毀於戰火。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講授保存下來的28篇《尚書》,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稱為《今文尚書》。《尚書》的稱謂中“尚”便指“上古”,記載上起堯舜,下至東周,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基本內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內容的記錄。漢武帝末年。魯共王拆除孔子的舊宅,從牆壁夾層中得到用秦代以前的大篆(籀文)寫成的《尚書》,稱為《古文尚書》,除與《今文尚書》相同的28篇外,多出16篇。西晉後,《尚...
魚遊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遊釜中」條。 01.《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南安王》:「又命揚徐二州,聲言俱舉,緣江焚毀,靡使所遺。建業窮蹙,魚遊釜內。」 參考詞語︰魚遊沸鼎注音︰ㄩˊ |ㄡˊ ㄈㄟˋ ㄉ|ㄥˇ漢語拼音︰yú yóu fèi dǐng釋義︰猶「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 01.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參考詞語︰魚游釜中注音︰ㄩˊ |ㄡˊ ㄈㄨˇ ㄓㄨㄥ漢語拼音︰yú yóu fǔ zhōng釋義︰即「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 01.《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二年》:「師都中國之人,盜我土地,暴我百姓,...
焚書坑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2.語譯用以指統治者對文化和知識份子的摧殘 3.故事內容秦始皇憎惡儒生引用詩書來反對秦的法律,於是焚毀詩書,坑殺儒生,對中國文化帶來極大的摧殘。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焚典坑儒 相反詞獨尊儒術 5.例句秦始皇焚書坑儒,毀壞了大量的珍貴的文學典籍。
焚林而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毀山林以獵取野獸。比喻索取一空,不留餘地。宋.秦觀〈李訓論〉:「焚林而畋,明年無獸;竭澤而漁,明年無魚。」也作「焚林而田」。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被各代收藏,直到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大火,資治通鑑:s:資治通鑑/卷082|卷82。王莽之頭焚毀。晉書:s:晉書/卷036|卷36 (張華傳)。 評價在中國歷史上,王莽的評價普遍不高,一般都認為他只是一位「偽君子」,眾口一辭的千古罪人。如二十四史之一的《漢書》就把王莽列作「逆臣」一類,可見一斑。而後世評價也大抵是受到了後漢時代史家所影響。事實上王莽本身是篡漢而取得帝位,而同時也是漢朝宗室所滅,從漢朝政權來看,王莽被視作「逆臣賊子」,並不奇怪。而他在取得帝位前的種種行徑,更被視為王莽作為「逆臣賊子」的理據,如他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焚毀。如:「銷燬」、「燒燬」。《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云其下多怪物,嶠遂燬犀角而照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