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困痛苦無處投訴。《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說、對人說。如:「報告」、「你趕快告訴大家實情。」
起訴、控告。如:「告發」、「原告」、「被告」、「告狀」。
請求。如:「告假」、「告饒」、「告辭」、「告退」。
表明。如:「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狀況的出現。如:「告示」、「公告」、「告急」、「告捷」、「大功告成」。
規勸。如:「忠告」。
鰥寡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獨困苦、無依無靠的人。語本《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也作「矜寡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省視、問候。《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明史.卷一.太祖本紀》:「罷諸軍需,存恤貧無告者,民大悅。」
放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貪縱為非。《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今選舉不實,邪佞未去,權門請託,殘吏放手,百姓愁怨,情無告訴。」《舊唐書.卷一○○.列傳.畢構》引唐.睿宗〈勞畢構璽書〉:「貪殘放手者相仍,清白潔己者斯絕。蓋由賞罰不舉,生殺莫行。」
旱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未降雨和雨水過多兩種天災。《宋史.卷四一六.汪立信傳》:「貧無告者予錢粟,病者加藥餌,雨雪、旱潦,軍民皆有給。」
賄賂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然以財物行賄、受賄。《陳書.卷七.皇后傳.後主沈皇后傳》:「閹官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隋書.卷二五.刑法志》:「有司皆臨時迫脅,苟求濟事,憲章遐棄,賄賂公行,窮人無告,聚為盜賊。」也作「貨賂公行」、「貨賄公行」、「賄貨公行」。
李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家李喬創作文類以小說為主,兼及論述、散文。李喬曾自述作品的傾向「大多偏重在社會大眾生活面的描繪,為無告的小民作微弱的代言」,因此小說呈現了堅定不移的寫實風格,題材多觸及生命的痛楚和無奈。李喬小說寫作特色十分多元,有運用西方意識流、內心獨白等寫作技巧,帶有現代主義色彩,如〈人球〉、〈寂寞雙簧〉等;描寫臺灣人民在苦難時代下的掙扎與奮鬥,如〈蕃仔林的故事〉、〈山女〉等;批判工商社會造成人的心靈扭曲與異化,如〈恍惚的世界〉、〈老何和老鼠〉等;另外亦有描寫政治人物醜惡面貌的政治小說,如〈告密者〉等。後期則熱衷於長篇創作,呈現濃厚...
暴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暴力、違法的行動所製造的動亂。《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