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74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煨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灰燼。《文選.左思.魏都賦》:「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變為煨燼。」宋.陸游〈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詞:「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灰、灰燼。《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新唐書.卷八三.懿宗八女傳》:「咸通十年薨。……又許百官祭以金貝、寓車、廞服,火之,民爭取煨以汰寶。」
烹飪方法:(1)把生食埋在火灰中燒熟。如:「煨栗子」、「煨番薯」。宋.陸游〈初夏野興〉詩三首之三:「𤎖火就林煨苦筍,密甖沉井漬青梅。」(2)用微火慢慢燒煮,使食物熟而軟。如:「煨牛肉」、「煨蹄膀」。《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嘗大雪薪盡,以馬矢然火煨麵食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如:「餘燼」。《文選.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蓁藪。」宋.陸游〈秋夜〉詩:「倦叟投床早,昏燈落燼頻。」
2.遺民。《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晉.杜預.注:「燼,遺民。」
燒毀。《抱朴子.內篇.道意》:「大火既過,時餘不燼草木。」宋.蘇軾〈玉堂硯銘〉:「燼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關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城附近的地方。宋.陸游〈桃源憶故人.中原當日三川震〉詞:「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回頭煨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