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2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煨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窩囊、沒骨氣。《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那人必定不是好漢,必是個煨膿爛板烏龜。」也作「偎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灰、灰燼。《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新唐書.卷八三.懿宗八女傳》:「咸通十年薨。……又許百官祭以金貝、寓車、廞服,火之,民爭取煨以汰寶。」
烹飪方法:(1)把生食埋在火灰中燒熟。如:「煨栗子」、「煨番薯」。宋.陸游〈初夏野興〉詩三首之三:「𤎖火就林煨苦筍,密甖沉井漬青梅。」(2)用微火慢慢燒煮,使食物熟而軟。如:「煨牛肉」、「煨蹄膀」。《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嘗大雪薪盡,以馬矢然火煨麵食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口因細菌感染,使組織潰爛、分解而成的黃白色液體。如:「化膿」、「流膿」、「膿包」、「膿血」。
偎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窩囊、沒骨氣。《醒世姻緣傳》第七九回:「幸得他不像別的偎儂孩子,凍得縮頭抹脖的。」也作「煨膿」。
爛板烏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沒有用的話。《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那人必定不是好漢,必是個煨膿爛板烏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