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94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熊羆十二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熊羆十二案是宴饗時所用的鼓吹樂隊,因講究排場,共設十二座演奏臺。在朝會活動中,陳設在編懸樂器的四周,配合鐘磬等樂隊演奏。雕刻成熊羆貙豹騰倚的情狀,承托十二案,用來象徵百獸率舞,因此而得名。每案架高丈餘,形狀如床,上鋪板,四旁安欄干,演奏者從中登臺。
  據〔文獻通考〕記載,起源於南朝梁武帝宮廷,〔隋唐‧音樂志〕載隋煬帝大業年間設鼓吹十二案,並說明編制。後代唐、宋、遼、金時猶存其制。如〔宋史.樂志〕載:「乾德四年(966)六月,設鼓吹十二案,其制:設毯床十二,為熊羆騰倚之狀以承其下;每案設大鼓、羽葆鼓、金錞各一,歌、簫、笳各二。」仍係在雅樂的宮架外面擺上十二張臺,臺上有一個九人組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桌子。如:「書案」、「拍案叫絕」、「伏案疾書」。
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短足木盤。如:「舉案齊眉」。
文件。如:「文案」、「檔案」。
事件。如:「案情」、「辦案」、「慘案」。
提出的計畫、建議。如:「方案」、「提案」、「草案」、「議案」。
經過研究考察後所作的論斷。通「按」。如:「案語」、「編者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產於寒帶的哺乳動物。肉食,身體壯大,四肢粗短,可站立,也能爬樹。如:「黑熊」、「北極熊」。
熊熊:火光旺盛的樣子。如:「熊熊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十位。大寫作「拾」,阿拉伯數字作「1」。
數目是十的。如:「十人」、「十個」、「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滿足、達到極點。如:「十足」、「十分」、「十全十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二位。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數目是二的。如:「二人」、「二部曲」、「二百元」。
次第是二的。如:「老二」、「二姊」、「二手貨」、「二房東」、「二等兵」。
兩樣的。如:「不二價」、「三心二意」、「說一不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熊。毛皮呈黃白雜文。能爬樹、游泳,具強大力氣。《爾雅.釋獸》:「羆,如熊,黃白文。」晉.郭璞.注:「似熊而長頭高腳,猛憨多力,能拔樹木。」
熊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熊和羆。《書經.禹貢》:「熊羆狐狸,織皮。」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於山。」
2.比喻勇士或軍隊。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