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爛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稀爛的軟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街上一層浮土,是被風刮上去的,底下盡是爛泥。」
爛泥防有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危險常隱藏在不被注意的地方,要小心謹慎。如:「你別太得意,常言道:『爛泥防有刺』,還是小心點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過熟而變得鬆軟。如:「飯煮得太爛了!」、「豬腳要煮爛才好吃。」
腐敗、破舊不光鮮。如:「腐爛」、「爛衣服」、「爛蘋果」、「破銅爛鐵」。
雜亂。如:「爛帳」、「爛攤子」。
光明的樣子。如:「燦爛」、「爛漫」、「絢爛」。
極、過分。如:「爛熟」、「爛醉」、「爛好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水和成的土。如:「泥巴」、「泥土」、「汙泥」、「爛泥」。
泥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爛泥漿區。如:「大雨過後,鄉村的道路一片泥淖。」宋.王安石〈次前韻寄楊德逢〉詩:「翻然陂路長,泥淖困臧獲。」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旋風暴作,三馬皆驚逸不可止。不趨其家而趨縣城,飛渡泥淖,如履康莊。」
出淤泥而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蓮花由水底的爛泥中長出,卻依然清新、美麗。語出宋.周敦頤〈愛蓮說〉。比喻一個人的言行有自己的原則,不會受壞環境的影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量詞。計算擴散成片的糊狀物或液體的單位。如:「一灘血」、「一灘爛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爛泥。如:「泥淖」。《左傳.成公十六年》:「欒、范以其族夾公行,陷于淖。」《聊齋志異.卷一.王成》:「見往來行人,踐淖沒脛,心畏苦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上淤積的汙水和爛泥。如:「泥濘」。《左傳.僖公十五年》:「戰于韓原,晉戎馬還濘而止。」晉.杜預.注:「濘,泥也。」《新唐書.卷一○九.楊再思傳》:「再思入朝,有車陷于濘,叱牛不前。」
泥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爛泥沼澤地。如:「豬隻喜歡在泥沼裡打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