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2.2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爭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直言規勸的朋友。《孝經.諫爭章》:「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夫士立爭友,義貴切磋。」也作「諍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努力求取。如:「爭取」、「競爭」、「據理力爭」、「兵家必爭之地」。
吵嘴、辯論。如:「爭吵」、「爭論」、「口舌之爭」。
搶著。如:「爭先恐後」、「爭著付錢」、「爭風吃醋」。
相抗衡、互不相讓。如:「爭執」、「意氣之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氣相投、情誼互通的人。如:「朋友」、「友人」、「益友」、「筆友」、「至交好友」。
兄弟相親相愛。如:「友愛」、「兄友弟恭」。
親愛。如:「琴瑟友之」。
有友好關係的。如:「友軍」、「友邦」。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良藥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1>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2>己疾也;忠言拂3>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孔子家語.卷四.六本》。 (2) 已:止,此指治癒。 (3) 拂:音ㄈㄨˊ,違逆不順。〔參考資料〕 《孔子家語.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諍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用直言相規勸的益友。漢.班固《白虎通.卷四.諫諍》:「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也作「爭友」。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詩》雲:「自西自東,自南自北,...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逆耳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君無爭臣,父無爭子,兄無爭弟,士無爭友,無其過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國無危亡之兆,家無悖亂之惡,父子兄弟無失,而交友無絕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