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4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牙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象牙製的笏板,古代臣子上朝時所用。後亦用於道士朝見真人或齋醮科儀。《西遊記》第一一回:「太宗聞言,抬頭觀看,只見那人:頭頂烏紗,腰圍犀角。頭頂烏紗飄軟帶,腰圍犀角顯金廂。手擎牙笏凝祥靄,身著羅袍隱瑞光。」《紅樓夢》第一○二回:「法師們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宮八卦的法衣,踏著登雲履,手執牙笏,便拜表請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如:「玉笏」、「象笏」。《禮記.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唐.岑參〈東歸發犍為至泥溪舟中作〉詩:「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嘴裡用來咀嚼食物的器官。如:「牙膏」、「牙齒」、「刷牙」、「張牙舞爪」。
擬聲詞。摹擬嬰兒初學說話的聲音。如:「牙牙學語」。
部首。
襆頭象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裹頭巾,手持象牙笏,是官服的打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見兩個人襆頭象簡,金帶紫袍,向劉元普撲地倒身拜下。」
撒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飲食款待客人。元.鄭光祖《㑳梅香》第四折:「(白將牙笏遮面與旦並坐科山人云)將五穀寸草來。(官媒云)要做甚麼?(山人云)先把新女婿撒和撒和,不認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