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牧口常三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牧口常三郎(1871~1944)是日本明治後半期至昭和初期的教育學者。牧口氏出生在裡日本的新潟縣,小學畢業後,移居至北海道小樽市,後來進北海道尋常師範學校,畢業後進入附小擔任訓導主任。在該附小服務期間,剛好碰到鼓吹開發主義教授法的白井毅轉到北海道尋常師範學校教學,牧口氏乃有機會接觸開發教授法。一八九六年他取得中等學校地理科之合格教師資格,翌年即轉往北海道師範學校擔任教師,後來因學生罷課事件,導致學生兇殺案,因而辭職轉赴東京,專心於地理學的研究,撰寫[人生地理學]一書,被評為畫時代的地理著作。
  在東京時期,歷經雜誌的編輯、小學教師、地理教科書編輯等工作,自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三二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養牲畜。如:「畜牧」、「遊牧」、「牧羊」、「牧草」、「牧童」。
修養。如:「君子自牧」、「謙以自牧」。
古代稱一州的長官為「牧」。如:「州牧」、「牧司」、「牧守」。
治理、管理。如:「牧民」。
牧師:基督教的傳教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年輕男女的稱呼。如:「女郎」、「少年郎」、「江郎才盡」。
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如:「郎君」、「郎心似鐵」。
古代的官名。如:「侍郎」、「尚書郎」、「員外郎」。
郎中:A>古代的官名。B>舊時對醫生的稱呼。C>指以詐賭手法騙取錢財的人。如:「他在賭場裡遇到郎中,結果輸掉了所有家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遍的、一般的。如:「日常」、「平常」、「常態」、「常識」、「人之常情」。
反復發生的。如:「時常」、「經常」。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時時可行、恆久不變的倫理、法則。如:「倫常」、「三綱五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