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91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特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異於尋常的技藝。如:「特技團」、「特技表演」。
特技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表現異於平常的動作、場面或危險的狀況,所拍攝或呈現的特殊畫面。如:「男主角在二十層高樓沿壁攀爬的特技鏡頭,教人看了心驚膽跳。」
特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古代斯巴達的特技舞(Bibasis),實際上運動技巧之成分較舞蹈為多。此種舞蹈男女均可表演。舞時需快速跳至空中,並將兩足在身後相擊。兩足相擊次數均予以記錄,多者為勝,並給予獎品。波拉克斯氏(Pollux Ⅳ, 102)曾有詩描寫一位拉可尼亞(Laconian)女郎,以兩足在身後相擊一千次,超越以前所有之表演者。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爬踢阿斗;特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塔加洛族人(Tagalog)地區的特技舞,源自巴林賓(Blimbing),是一支愉悅、詼諧而罕見的舞,綜合了各種《潘丹哥舞蹈》與特技動作的許多特徵,男舞者必須用雙手走路,同時雙腳沿地板拖曳,還必須做向後彎的姿勢,用頭頂起地上的帽子,而不是用手,音樂為三拍子。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 Ⅱ》1960.
沙基族特技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名。奈及利亞約魯巴人(Yoruba)的沙基族為唯一有特技舞者的部落。沙基男人組成的樂團在各個村落表演,每到達一地,他們即豎起一平滑的木桿,約十八呎高。一樂團只有一或二位為特技舞者,其餘敲打有瑪瑙貝裝飾的葫蘆,提供舞蹈節奏。最初當觀眾聚集時所有的男人圍著木桿跳舞,然後第一位舞者和敲擊葫蘆的領導者唱歌表示他們準備好要開始表演。每一個表演動作有各自的歌曲,在擊葫蘆聲伴奏下,告訴舞者該如何動作,例如「像蛇爬行」:舞者僅在腰到足踝間繫一塊布,他跳上木桿,用腳和身體抓緊木桿,完全沒用到手的情況下爬到桿頂,在桿頂時他倒立,大聲唱歌,像蛇形般彎曲,頭向下,仍然未用手地往下爬,敲擊葫蘆者在同時圍著木桿跳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特技佈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佈景名詞。指演出時所使用之一碰就破裂的佈景、或小道具裝備,例如:像是用糖膠製成的窗玻璃、碗盤、和扶梯,事前先將之打碎,後再輕率地黏合;還有就是將一些柑橘,裝在輕紙板箱中,當箱子破掉時,掉落在舞台上可發出聲響的效果。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眾不同、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如:「特別」、「特等」、「特徵」、「特大號」、「特立獨行」。
特別、專門。如:「特寫」、「特地」、「特派」。
但、只是。如:「不特」、「非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手藝。如:「技巧」、「技藝」、「技術」、「技能」、「身懷絕技」、「一技之長」。
嘆為觀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欣賞了。」 相似詞盡善盡美、十全十美、冠絕天下 相反詞乏善可陳、不堪入目、不屑一顧 例句馬戲團的特技表演驚險萬分,真教人嘆為觀止!
牛刀小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如:「剛才耍的特技,只是大師的牛刀小試,下面還有更精彩的節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