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特殊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能力或技藝。如:「我從小就愛塗鴉,終於被老師發現具有美術方面的特殊才能。」
舞蹈特殊才能班;舞蹈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構。於1981年在臺灣新成立的一種學校舞蹈教育體制,為國內、外藝術教育制度之創舉。該教育體制規劃理念緣由於第二屆國建會(1979),與會舞蹈學者劉鳳學(參見「新古典舞團」)之建議;她提出應設立「藝術專業教育一貫制體系」建言,以培育國家優秀專業人才,尤其音樂和舞蹈應從小學開始。又1980年教育部故國教司長方炎明(1930-2003)教授,是位積極辦學且富創意之教育家,他依據當時行政院頒布「……應加強文化建設及育樂活動……」條例,即時成立了各項藝術教育班籌備委員會;舞蹈及特教等方面聘請高棪、劉鳳學、張麗珠、廖幼芽、莊美玲、麥秀英、伍曼麗、及林孟真、陳淑美、簡茂發、郭生玉、黃國彥、等學者專家參與籌...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七十八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舞蹈教育班評鑑報告書》(民國79年12月)、教育部特殊教工作小組《八十七學年度國民中小學舞蹈班評鑑報告書》(民國88年6月)、張麗珠《特殊才能資優教育「舞蹈類」》(高雄師大特殊教育中心編印,1996.6)。
特殊才能優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殊才能優異」為我國資賦優異教育之一類對象,通常指在音樂、美術、舞蹈或體育等才藝具有優異表現或潛在能力者。依我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之規定,特殊才能優異學生團體與個別,智力測驗的結果須在平均數以上,性向測驗的結果須在平均數正兩個標準差之上,並符合下列規定之一:(1)音樂、美術、舞蹈或體育等學術科成績特別優異;(2)參加國際性或全國性各該類科競賽表現特別優異。目前在國民中小學及高中階段設有音樂、美術、舞蹈及體育資優班,提供特殊才能優異學生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如:「殊途同歸」。
特別的、非常的。如:「特殊」、「殊榮」、「才能殊異」、「殊可欽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力。如:「才幹」、「才能」、「才藝雙全」、「多才多藝」。
有能力的人。如:「人才」、「天才」。
譏稱某種人。如:「蠢才」、「奴才」。
方、始。如:「方才」、「他現在才發現他的錯誤。」
僅僅。如:「他才十歲大。」、「他才給我十塊錢。」
表示強調的語氣。如:「他別再喊累了,我才累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幹。如:「才能」、「能力」、「能耐」、「能幹」。
有才幹的人。如:「選賢與能」、「能者多勞」。
足以勝任。如:「能夠」、「不能」、「能歌善舞」。
可以。如:「可能」、「你能幫忙嗎?」
用途、功用。如:「功能」。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眾不同、和一般人不一樣的。如:「特別」、「特等」、「特徵」、「特大號」、「特立獨行」。
特別、專門。如:「特寫」、「特地」、「特派」。
但、只是。如:「不特」、「非特」。
特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別的、不同於一般的。如:「特殊教育」。
才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與能力。《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樂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頗好言事。」《三國演義》第七回:「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也作「材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