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犁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地用的犁頭。安裝在犁的下端,用來翻土,形狀略呈三角,多為鐵製品。如:「舊時農夫肩上扛著犁鏵,手中牽著牛的景象,今已不再呈見。」
犁鏵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片大鼓的別名。參見「鐵片大鼓」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土用的農具。如:「牛犁」、「木犁」、「鐵犁」。
耕土、翻土。如:「犁田」。
摧毀。如:「犁庭掃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置在犁上,用來掘土耕地的農具。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一.農器.圖譜一》:「鏵與鑱頗異:鑱狹而厚,惟可正用;鏵闊而薄,翻覆可使。」
銅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演唱快書時,用來打拍子的半月形板狀器具,多用銅製成。也稱為「梨花簡」、「犁鏵簡」。
鐵片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起源於山東省的大鼓書。樂器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擊拍,後改用鐵綽板,並以三弦、四胡伴奏。一人演唱或二人對唱,二三人伴󱎑。唱詞為七字句和十字句,有說有唱。曲調纏綿婉轉。也稱為「梨花大鼓」、「犁鏵大鼓」、「鐵板大鼓」、「山東大鼓」。
梨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唱梨花大鼓者所執的半月形銅片。《老殘遊記》第二回:「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裡,便丁丁當當的敲。」也稱為「銅板」、「犁鏵簡」。
梨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最早流行於山東。農民歌唱時,拿農具犁鏵兩塊碎片擊節。發展成大鼓後,仍保留了這種擊節方式,用兩塊半圓形鐵片或銅片代替犁鏵碎片,左手食指夾擊發音。也稱為「月牙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