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6.0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犒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賞賜。《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傳》:「不大犒賞,人心不激。」《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大排筵宴管待,軍士都有犒賞。」
安營犒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犒賞安營在外的兵馬。媽祖及千里眼、順風耳、進香旗入廟安座之後,其他法器如代天巡狩令、令旗、五營旗、大印等,安置在奉天宮附近之民宅,象徵安營駐紮,兵將自備糧草,有作客與護駕之意。 在駐駕典禮進行的同時,由五營執事人員備妥五牲與水果,安排法師進行安營犒軍的儀式,依東、南、西、北、中的順序,以五色營旗召請五營兵將駐紮並接受犒賞,兵將同飲一杯酒,平均分配食物與兵器,約莫半小時後結束。 隔天下午4點,二度犒賞五營兵將,告知即將起駕。儀式完畢後,食物提供信徒用餐。晚上8點收營,將代天巡狩令、令旗、五營旗、大印請入廟內,9點至10點誦起馬經,11點起駕。
犒賞與退祖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遶境結束後,法師必須犒賞所調借之天兵天將。之後,則進行放營,將安置在廟口前方之五營竹符卸下,與金紙一同焚化。最後恭請普安祖師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與。如:「賞賜」、「獎賞」、「重賞」。
獎賞的事物。如:「懸賞」、「討賞」。
讚美、嘉許、表揚。如:「嘆賞」、「讚賞」。
玩味、領受事物的美好。如:「玩賞」、「欣賞」、「賞月」、「雅俗共賞」。
器重、看重。如:「賞識」。
對他人加恩惠於己的客氣用語。如:「賞光」、「賞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酬賞。如:「犒軍」、「犒勞」、「犒賞」。《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三國演義》第九回:「允乃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簞食壺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三國演義》第三一回:「時操引得勝之兵,陳列於河上,有土人簞食壺漿以迎之。」
賞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犒賞
各自為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宋、鄭兩國交戰,宋國主帥華元因宰羊犒賞三軍時,獨獨漏掉車夫羊斟,使羊斟懷恨在心,故意使華元被俘,導致宋國戰敗的故事。比喻各依自己的主張行事。《三國志.卷六二.吳書.胡綜傳》:「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為政,莫或同心。」亦比喻政令不統一。
有志竟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來傷腦筋呢!」說罷,於是又立即發兵攻打張步,終於把張步打的大敗而逃。  不久,劉秀抵達臨淄,乃大事犒賞,並對耿弇說:「從前,韓信攻破歷下(地名,今山東歷城縣治西,城在歷山下,故名。)漢的帝業有了基礎,如今你攻破祝阿(或作祝柯,地名。今山東長清縣東北。),天下的大事可以言了。你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此後,人們便把劉秀所說的「有志者事竟成」引申為「有志竟成」這一句成語,形容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凡事只要能把握著百折不撓的堅定意志去做,終能達成任務,獲得最後的勝利也。 解釋 今用以勉人立志之辭。意謂握定志向,努力...
獨當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10) 屬:通「囑」,音ㄓㄨˇ,託附。 (11) 捐:以財物或土地等犒賞他人。 (12) 楚:指項籍所建立的「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