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70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自己的主見決斷事情。《管子.霸言》:「獨斷者,微密之營壘也。」《韓非子.孤憤》:「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獨斷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你在他手下辦事,祇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也作「獨斷專行」、「獨行獨斷」。
獨斷專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如:「這件事情這麼重要,決定之前,最好廣求各方意見,不要獨斷專行。」也作「獨斷獨行」、「獨行獨斷」。
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論」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的序言裡提出,他以為凡是不知道認識能力的界限與性質就驟然下肯定結論的,便是獨斷論。
  康德受到英國經驗主義(Empiricism)哲學家休姆(D. Hume, 1711~1776)懷疑論(Scepticism)的啟示,認為一切人類的知識內容必須建立於經驗的基礎之上,始可能成立。傳統形上學僅依賴理性思辯,運用純粹概念進行知識的建構,而未研究理性如何能夠取得這些概念。換句話說,未對理性的能力進行批判便對形上學的各...
獨行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如:「你最好管一管,否則一直讓他獨行獨斷下去,最後事情一定不可收拾。」也作「獨斷獨行」、「獨斷專行」。
獨斷訓練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以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興起。歸納班級經營相關研究文獻,其模式的應用包括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及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教師在運用上可以依照該模式作選擇...
獨斷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以認知心理學角度探討班級經營的相關研究因此興起。歸納班級經營相關研究文獻,其模式的應用包括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教師效能訓練(teacher effectiveness)及獨斷訓練模式(assertive disci-pline),教師在運用上可以依照該模式作選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專斷、一意孤行。如:「獨斷」、「獨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意孤行,自以為是,自矜自是,固執己見,師心自用,獨斷專行反義:不恥下問,從善如流,從諫如流,虛懷若谷辨似: 愎,音ㄅ|ˋ。任性、固執。不可寫作「復」。 「剛愎自用」及「師心自用」都有固執己見,不接受他人意見的意思。 「剛愎自用」側重於態度強硬、任性而固執;「師心自用」則自以為是而固執。 剛愎自用 師心自用 辨似例句 ○ ○ 當主管的切忌~,才能察納雅言。 ○ ㄨ 這個人素性~,任何人的話都聽不進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