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獨斷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論」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的序言裡提出,他以為凡是不知道認識能力的界限與性質就驟然下肯定結論的,便是獨斷論
  康德受到英國經驗主義(Empiricism)哲學家休姆(D. Hume, 1711~1776)懷疑論(Scepticism)的啟示,認為一切人類的知識內容必須建立於經驗的基礎之上,始可能成立。傳統形上學僅依賴理性思辯,運用純粹概念進行知識的建構,而未研究理性如何能夠取得這些概念。換句話說,未對理性的能力進行批判便對形上學的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獨、一個、獨自。如:「獨唱」、「獨身」、「獨處」、「獨一無二」、「獨門獨院」。
只。如:「不獨」、「大伙都贊成,獨他反對。」
特異的。如:「獨出心裁」、「特立獨行」。
專斷。如:「獨裁」、「獨夫」、「獨斷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獨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自己的主見決斷事情。《管子.霸言》:「獨斷者,微密之營壘也。」《韓非子.孤憤》:「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懷疑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哲學知識論上的學說。與獨斷論相對,否認知識的可能。近代哲學家持此種理論者,以休謨為最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