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3.1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仙人。唐.曹唐〈劉阮再到天台不復見仙子〉詩:「再到天台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
2.借指美人或所戀的人。宋.歐陽修〈玉樓春.池塘水綠春微暖〉詞:「池塘水綠春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
玉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荔枝。產在今四川省涪陵縣,唐時最盛,後絕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石。半透明有光澤,質地潤滑堅硬。如:「美玉」、「玉石」、「碧玉」。
比喻漂亮的。如:「玉女」、「玉人」、「玉貌」、「亭亭玉立」。
對他人的尊稱。如:「玉體」、「玉照」。
潔白的。如:「玉齒」、「玉手」、「玉潔冰清」。
比喻珍貴、精美的。如:「錦衣玉食」、「玉液瓊漿」、「金玉良言」。
玉成:美稱他人的幫助。如:「這件事多謝您的玉成。」
搖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逍遙自在、優遊自得。唐.李白〈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詩二首之二:「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傍。」
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反叛,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處境孤立。《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唐.辛替否〈諫造金仙玉真兩觀疏〉:「奪百姓之食以養殘兇,剝萬人之衣以塗土木。於是人怨神怒,眾叛親離,水旱不調。」也作「親離眾叛」、「眾散親離」。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的高與若狂,也反映了他對功名富貴的熱衷。四、在長安(742-744年)李白隨同道士吳筠到長安,又因玉真公主、賀知章等人的推薦,經唐玄宗親自召見,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人,如高力士等,終於蒙讒出京。春風得意,不啻曇花一現。可惜長安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裡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聞,對當時日趨朽沒落的朝政有了感性認識,他搜羅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和充...
捉迷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邊來回躲避的人的遊戲。唐.元稹〈雜憶〉詩:「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前後捉迷藏。」《說郛.卷三一.致虛雜俎》:「玄宗與玉真恆于皎月之下,以錦帕裹目,在方丈之間互相捉戲,……謂之捉迷藏。」也稱為「躲貓貓」、「躲迷藏」、「捉盲盲」。
好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意、好商量。《紅樓夢》第九六回:「別的事都好說,林ㄚ頭倒沒有什麼。若寶玉真是這樣,這可叫人作了難了。」
上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天上的神仙。唐.司空曙〈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唐.徐凝〈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嵩陽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