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6.74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石雕刻成虎形,稱為「玉虎」。
2.白色老虎。北周.庾信〈為齊王進白兔表〉:「臣聞輿圖欲遠,則玉虎晨鳴。」
3.井上的轆轤。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二:「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猛獸。屬脊椎動物。形狀像貓,體型碩大。全身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情凶猛,為肉食性動物。俗稱為「老虎」。
威武勇猛。如:「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
虎虎:形容精神充沛的樣子。如:「虎虎生風」。
馬馬虎虎:隨便、不仔細。如:「他做每一件事都是馬馬虎虎,交差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石。半透明有光澤,質地潤滑堅硬。如:「美玉」、「玉石」、「碧玉」。
比喻漂亮的。如:「玉女」、「玉人」、「玉貌」、「亭亭玉立」。
對他人的尊稱。如:「玉體」、「玉照」。
潔白的。如:「玉齒」、「玉手」、「玉潔冰清」。
比喻珍貴、精美的。如:「錦衣玉食」、「玉液瓊漿」、「金玉良言」。
玉成:美稱他人的幫助。如:「這件事多謝您的玉成。」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龍鳳,騫翥2>若飛,皆不可點睛。或點之,必飛走也。始皇嗟曰:「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山澤之人云:「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至明年,西方獻兩白虎,各無一目,始皇發檻視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殺之。檢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 (2) 騫翥:音ㄑ|ㄢ ㄓㄨˋ,高飛。〔參考資料〕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閤,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
虎口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虎口逃生注音︰ㄏㄨˇ ㄎㄡˇ ㄊㄠˊ ㄕㄥ漢語拼音︰hǔ kǒu táo shēng釋義︰猶「虎口餘生」。見「虎口餘生」條。 01.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騰騰,再不消停。」 02.明.許自昌《水滸記.第一六齣》:「虎口逃生,拯救求憐切人。」 參考詞語︰虎口殘生注音︰ㄏㄨˇ ㄎㄡˇ ㄘㄢˊ ㄕㄥ漢語拼音︰hǔ kǒu cán shēng釋義︰猶「虎口餘生」。見「虎口餘生」條。 01.《好逑傳.第六回》:「煩你們拜上小姐,說我鐵中玉虎口殘生,多蒙垂救,高誼已足千古。」
點龍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龍鳳,騫翥2>若飛,皆不可點睛。或點之,必飛走也。始皇嗟曰:「刻畫之形,何得飛走?」使以淳漆各點兩玉虎一眼睛,旬日則失之,不知所在。山澤之人云:「見二白虎,各無一目,相隨而行。毛色相似,異於常見者。」至明年,西方獻兩白虎,各無一目,始皇發檻視之,疑是先所失者,乃刺殺之。檢其胸前,果是元年所刻玉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 (2) 騫翥:音ㄑ|ㄢ ㄓㄨˋ,高飛。〔參考資料〕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閤,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
金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飾有金蟾蜍鼻紐的香器。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二:「金蟾囓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迴。」
虎口殘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虎口餘生」。見「虎口餘生」條。01.《好逑傳》第六回:「煩你們拜上小姐,說我鐵中玉虎口殘生,多蒙垂救,高誼已足千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