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91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環境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地表上有益於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活、生存的空間、資源及其他相關事物。目的在改善人類的生活條件,使其適於人類的生存。
  民間基金會,成立於1990年,乃遵馮纘華先生之遺志,將其部份遺產捐助成立,目前會址設於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內。此基金會成立之目的乃希望由社會上有識之士對我們居住環境品質之關懷,共同貢獻心力改進台灣的生活環境。基金之運用主要在於推動、協助、並獎勵各項有益於提升環境品質之科技與教育推廣工作。目前基金會主要工作可分下列四項:環境科技之研究發展,環境育之推廣,推動或獎勵有關環境品質之改善工作,及舉辦與環境保護有關之研究會、講習會等。馮先生為國際知名之環境工程專家,曾創設美國麻州州立大學之環境工程研究組,1991年返國服務於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對國內環境品質之改善,提出眾多具體建議,在教學及對...
兒童美術教育與環境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只要老師不畫地自限,孩子們的創意有時可以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靈感與啟發。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藝術、環境保護、廢物利用英文關鍵字: Ar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Salvage 參考資料陳瑤華著。兒童美術教學講座,1996年10月,頁133-141,藝術家出版社。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立於1987年,是以結合關心環境保護人士,推展環保運動,維護台灣生態環境為宗旨之民間組織。此組織之基本主張包括:(1)環境權是基本人權,不得交易或放棄。人民為維護自身之生存環境,得以反對危害環境之法令或政策,並有權決定及監督社區內之建設發展。(2)人乃依附自然環境而生存。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依乃是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應遵循的原則,也是人類生存的保證。(3)環境保護乃全體人類的責任,並無國界、種族、宗教及黨派之分,凡關心環境之個人或團體,均應積極主動為共同的目標團結奮鬥。聯盟現有九個分會,分設台灣各地。聯盟出版「台灣環境」月刊。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組織,成立於1986年。其源起乃主婦有感於社會及環亄的變遷,決定以行來改善環境,提升生素質。成立的宗旨是結合婦女的力量來關懷社會,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兩性和諧,改善生存環境。在此組織中,除董事外,設有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提供環保新知,培養宣導人才,教育委員會結合家長來推動健全家長會組織功能,以協助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婦女成長委員會協助婦女開發潛能,關懷婦女權益等,消費品質委員會推動綠色消費的實踐,自然步道推廣委員會負責結合社會資源、充實社區休閒生活,以達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的目的,編輯委員會負責會訊及叢書之編輯,研究發展中心負責研議會務發展方向。
環境保護基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立於1967年。此民間組織由關心公眾利益的律師、科學家、及經濟學家組成,目標是保護及改善環境品質及公眾健康。此團體在與大氣、固體廢棄物、空氣品質、能源、水資源、農業、野生動物、棲地、及國際環境等方向的方式來進行開發的活動。此研究所提供柏繞爾基金,來支持有關環境及世界和平的計劃;支持都市習性計劃,在有多種文化之都市環境中培育環境工作的領導人才;負責國際海洋哺乳計劃的執行,重點在保護鯨魚及海豚,避免誤陷漁網的海豚被殺戮。現有會員三萬三千人,專職人員30人。
行政院環境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中央政府行政院所屬的機關,主管全國環境保護行政事務。設綜合計畫、水質保護、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環境衛生及毒物管理、廢棄物管理、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環境監測及資訊等處。簡稱「環保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衛、保衛。如:「保護」、「守護」、「維護」、「防護」。
醫療照顧。如:「醫護」、「救護」、「看護」。
包庇、遮掩。如:「庇護」、「護短」、「掩護」。
護照:出國旅行及轉運貨物時,由政府發給的證明文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石雕成的圓形圈子。如:「玉環」。
圓形而中空的東西。如:「圓環」、「門環」、「指環」、「耳環」。
圍繞。如:「環繞」、「環抱」、「環島」、「環球旅行」。
指許多相關事物中的關鍵處。如:「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環。」
環境:A>環繞四周的境域。B>人類賴以生存、生活的四周所接觸的各種事物狀態。如:「社會環境」、「居家環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