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涯發展     
瀏覽人次:2261 收藏人次:0
  「生涯發展」(career development)是指一生中連續不斷的歷程,以發展個人對自我及生涯的認同,並且增進生涯的規劃與生涯成熟度,屬於終生的行為過程與影響,導引出個人的工作價值、職業選擇、生涯型態、角色整合、教育水準和相關現象等。透過社會、教育以及諮商輔導的努力,生涯發展協助個人建立實際的自我觀念,且熟悉以工作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並且將其融入個人價值體系中,藉由生涯選擇、生涯規劃以及生涯目標的追求加以實現,期使個人能有成功美滿而有利於社會的生涯發展生涯發展的主要目標為:(1)自我認知能力的養成;(2)工作世界的瞭解;(3)生涯試探、規劃和準備的完成;(4)生涯能力的增進;(5)...Niles, S. G. (2002). Adult Career Development: Concepts, Issues, and Practices. Tulsa, OK: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朱湘吉編著(2001)。生涯規劃與發展。臺北縣:空大。張添洲著(1999)。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鄭贊嘉著(2006)。生涯規劃。臺北市:五南。
生涯發展教育     
瀏覽人次:129 收藏人次:0
此頁面分類的主條目是生涯發展教育。
    
瀏覽人次:27625 收藏人次:5519622
水邊。泛指邊際、極限。如:「天涯海角」、「無邊無涯」、「學海無涯」。
    
瀏覽人次:19966 收藏人次:478716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19343 收藏人次:6872617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生涯     
瀏覽人次:16122 收藏人次:4944357
1.人的生命有止境。語本《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今用以指所過的生活或所經歷的人生。南朝陳.沈烱〈獨酌謠〉:「生涯本漫漫,神理暫超超。」
2.賴以謀生的事業。北周.庾信〈謝趙王賚絲布等啟〉:「非常之錫,有溢生涯。」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性最懶,生涯日落。」
    
瀏覽人次:14551 收藏人次:2413661
打開、舒張。如:「展開」、「展信」、「舒展」、「展顏」、「展翅」、「愁眉不展」。
陳列。如:「展覽」、「展示」。
陳列事物以供參觀的活動。如:「書展」、「特展」。
事情的演變。如:「發展」、「拓展」。
放寬、延長。如:「展緩」、「延展」。
實施。如:「施展」。
發展     
瀏覽人次:4529 收藏人次:716502
開展、進步。如:「自由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很受國際社會的重視。」
辨別     
瀏覽人次:4877 收藏人次:676491
辨別(discrimination) 辨別辨別(discrimination)是心智技能學習的基礎。學生學到辨別刺激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反應,或是從眾多刺激中辨識出相同的刺激,他的學習才會達到準確精密的地步。辨別能力的培養,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的主要課題之一。從物體形狀、顏色、大小、輕重的辨別,到文字與符號(如+-×÷等)的辨別,都是兒童必須學習的。影響辨別的內在條件是,個體必得經由感官覺察到刺激,而且能辨別個刺激之間相同的或相異的特徵。此種內在條件雖不能直接觀察,但可由個體表現的外顯反應來確定。因此,在教兒童辨別學習時,要想了解兒童是否具備了內在條件,要求他指出刺激的一同特徵是必要的。在教學情境中...
七大議題     
瀏覽人次:3513 收藏人次:0
應當前社會重要的關注議題。因此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特別擬定了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海洋教育等等新興議題的教學。且各學校在做課程計畫時,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及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全校課程計畫,並思考如何將這七大目前社會重大關注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的課程教學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