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34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申不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戰國時韓人。相韓昭侯十五年,國治兵強,終其身,無有侵韓者。其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與慎到、韓非同為法家代表人物。著有〈申子〉二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姓。如戰國時韓有申不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益且有損的。如:「害處」、「害蟲」。
災禍、災患。如:「災害」、「病蟲害」、「為民除害」、「周處除三害」。
殺傷、使受損。如:「損害」、「殺害」、「謀財害命」。
覺得、感到。如:「害羞」、「害怕」。
身體上的感染、變化。如:「害病」、「害喜」。
妨礙、不利。如:「妨害」、「害群之馬」、「害人之心不可有」。
壞處、缺點。如:「百害而無一利」。
關鍵、要地。如:「要害」。
使、讓、導致。如:「你的無心之過,卻害他傷心了好久。」
不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妨礙。《聊齋志異.卷一○.葛巾》:「生懼前情俱發,不敢從其謀。女固言:『不害。』」
禍不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高門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門。 〔注解〕 (1) 韓昭侯:?∼西元前333,戰國時韓國國君。以申不害為相,國內大治,諸侯不來侵犯。 (2) 屈宜咎:戰國楚大夫在魏也,生卒年不詳。 (3) 不時:非其時,不合時。 (4) 拔:攻取、占領。 (5) 宜陽:戰國時韓邑,為重要經貿要地,人才匯聚。 (6) 恤民:憐恤百姓。 (7) 顧反益奢:只是反而更加奢侈。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六十二 管仲|管晏嬰|晏列傳 第二-管仲,晏嬰 史記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 第三-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 史記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 第四-司馬穰苴 史記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 第五-孫武,孫臏,吳起 史記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 第六-伍子胥,白公勝 史記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 第七-孔子弟子列表|孔子弟子 史記卷六十八 商鞅|商君列傳 第八-商鞅 史記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 第九-蘇秦,蘇代,蘇厲 史記卷七十 張儀列傳 第十-張儀,陳軫,犀首 史記卷七十一 樗裡子甘茂列傳 第十一-樗裡疾,甘茂,甘羅 史記卷七十二 魏...
法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的一種學派。講求循名責實、嚴刑峻法,以商鞅、韓非、申不害、慎到等人為代表。[例]秦始皇推崇法家思想,主張嚴刑峻法。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王想念下獄後的韓非,被李斯察覺,於是李斯先下手為強,派人毒殺韓非。 觀點   韓非總結了商鞅、申不害、李悝的思想,主張君主應該用法、術、勢結合起來治理國家。  韓非在其《韓非子》裡面有「解老」與「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於老子,故後世稱之為道法家,意味從道家裡面延伸出來的新法家思想。但韓非的老子,僅擷取老子一小部分,與同繼承老子思想的莊子道家,完全不同。  簡單說,韓非只取老子無為的思想,在老子的無為裡面,認為處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與方式,只要順著大道即可。但韓非僅取部分意思,認為無為,落實在君王統治上...
晁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說明晁錯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到刑場立即腰斬的。 哲學觀點研究張恢、申不害、商鞅的法治學說。 著作《漢書•藝文志》記載,晁錯有文31 篇,多佚,今存較完整8 篇,以《論守邊備塞疏》和《論貴粟疏》為著。清朝馬國翰嚴可均等著有輯本。 評價明代馮夢龍著有《智囊全集》,在序言中對晁錯的評價是:「錯不死於智,死於愚,方其坐而談兵,人主動色,迨七國事起,乃欲使天子將而己居守,一為不智,讒興身滅。雖然,錯愚於衛身,而智於籌國,故身死數千年,人猶痛之,列於名臣。」(資料取自於網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