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畚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簸箕的別稱。參見「簸箕」條。
頂司管下司,鋤頭管畚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一物剋一物。
泥蛇一畚箕,毋當一尾青竹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泥蛇生了一大堆小蛇,都是無毒的,也不會咬傷人。而青竹絲一胎僅生一條,但卻含劇毒,一旦被咬傷,輕則受傷,重則致死。因此人們以此語比喻某人儘管生子一群,但皆為庸碌無能之才,而不及某人只一獨子,卻有不凡之成就。例:老古人講:「泥蛇一畚箕,毋當一尾青竹絲。」實在毋會差,你一隻單丁子就當過人幾下個倈仔!(古人說:「泥蛇一畚箕,不如一條青竹絲。」真的一點都沒錯,你一個獨生子的成就就勝過別人好幾個兒子!)
畚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林縣北港(附錄-地名-舊地名)
三下钁頭兩畚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例:
1.做事簡捷明快,處理完善。例:阿叔做事係一個三下钁頭兩畚箕個性个人,故所﹝所以﹞當得頭家个欣賞。(叔叔是一個做事乾淨俐落的人,所以很得老闆的欣賞。)
2.說話坦率直爽。例:講話係三下钁頭兩畚箕个人,當容易就跌失人。(說話是坦率直爽的人,很容易就得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收集垃圾的器具。如:「畚箕」。《禮記.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草繩或竹片編成的盛土器具。如:「畚箕」、「畚斗」。《公羊傳.宣公六年》:「趙盾已朝而出,與諸大夫立於朝,有人荷畚。」
畚箕撮取東西。如:「畚土」、「畚草」。
克紹箕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箕,畚箕;裘,皮襖;箕裘,指父業。「克紹箕裘」比喻能繼承家業。語本《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如:「他退伍以後,返鄉克紹箕裘,承接父親製餅的事業。」明.項穆《書法雅言.資學》:「壽承、休承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紹箕裘。」《紅樓復夢》第五回:「又見他器宇非凡,丰儀卓犖,是必克紹箕裘,能讀父書者,將來鵬程萬里,正不可限量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畚箕搖動,使米起落,以除去米糠。《詩經.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盲人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若是有人執著於某些行為或文字才是真正的佛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