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4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畢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畢沅(1730~1797)字秋帆,又字纕蘅,自號靈巖山人;清江蘇鎮洋人。沅自幼穎悟,二十三歲順天鄉試中舉;四年後因文才優異補授內閣中書,又受大學士傅恆器重入值軍機;三十歲應禮部會試並對策太和殿,上親擢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後升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兼〔一統志〕及方略館的纂修;三十七歲起補放外省官,歷官陝西按察使、巡撫、陝甘總督、湖廣總督,識量閎遠,以禮節接遇遼屬,不執己見,縱遇大疑難事,也能當機立斷。
  畢沅因曾師事吳派經學大師惠棟和名詩人沈德潛,在仕宦之餘酷愛學術,辛勤著作,而成一家之言。又天性純孝,篤於故舊,善於汲引後進,一時之名儒才士,如吳泰來、邵晉涵、洪亮吉、孫星衍...
畢沅(1730-179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畢沅,清代學者、藏書家。字纕蘅,一件湘蘅,又字秋帆,自號靈岩山人。江蘇鎮洋人(今江蘇太倉)。生於雍正8年(1730),乾隆18年(1753)舉人,授內閣中書,充軍機處章京。25年,廷試一甲一名進士,授翰林院修撰,遷左庶子。31年,授甘肅鞏秦階道,出關屯田,尋擢陝西按察使。36年,遷陝西布政使。高宗征金川之役,沅督運糧餉,使無匱乏,因授陝西巡撫。奏請置五經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陵墓,修華嶽廟及漢、唐以來名蹟,收碑碣儲於學宮。並詳加考證,著〔關中金石記〕,並歷考地理風物,成〔西市安省志〕、〔關中勝跡圖記〕。41年積功賞戴孔雀翎。44年,丁母憂,返鄉服喪。45年10月,上諭以陝西巡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姓。如宋代有畢昇,清代有畢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沅江」條。
亡羊補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牢補羊亡注音︰ㄌㄠˊ ㄅㄨˇ |ㄤˊ ㄨㄤˊ漢語拼音︰láo bǔ yáng wáng釋義︰猶「亡羊補牢」。見「亡羊補牢」條。 01.清.畢沅〈春仲東行安會道中感時述事寄蘭州當事諸公〉詩:「盡心臣下責,惜命上天慈。牢補羊亡後,經營莫更遲。」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畢沅:《續資治通鑒》卷二)</ref>。有當用者,普薦其為官,一奏不用、二奏、三奏,直至太祖准奏。趙普生性保守,日益擅權,反對改革呼聲,他在坐屏之後,放置兩只大甕,“凡人投利害文字,皆置中,滿即焚於通衢。”<ref>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一</ref>。趙普曾為一新建城門起名為“明德之門”,宋太祖指著門額問他“之”有何用,趙普回答說這是“語氣助詞”。宋太祖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資治通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代司馬光主編,劉攽、劉恕、范祖禹等編輯,二百九十四卷,目錄與考異各三十卷,有胡三省註。為編年史,上起戰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下終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欲資宋朝皇帝治理國事的借鑑。書中網羅宏富,舉凡國家興衰之跡,生民休戚之事,並寓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之意,文繁義博,體大思精,越十九年而書始成。又畢沅沿其例作《續資治通鑑》三百二十二卷,記自宋迄元的史跡。簡稱為「通鑑」。
牢補羊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亡羊補牢」。見「亡羊補牢」條。01.清.畢沅〈春仲東行安會道中感時述事寄蘭州當事諸公〉詩:「盡心臣下責,惜命上天慈。牢補羊亡後,經營莫更遲。」
黃景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75),27歲時赴北京,次年應乾隆帝東巡召試取二等,授武英殿書籤官。 33歲時,遊西安,客陝西巡撫畢沅幕。明年回京師,為候補丞,未補官。乾隆四十八年(1783),黃景仁35歲,為債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運城,病逝於河東鹽運使沈業富官署中。 文學風格 對古代詩人,黃景仁最推崇李白,自稱"我所師者非公誰"(《太白墓》),特別是那些描寫壯麗飛動的景色以抒發磊落恣放之情,明顯透出李白詩的風味,又兼有韓愈,李賀詩的成分. 著作 著作有《兩當軒集》22卷,其中詩16卷,詞3卷,詩詞補遺及遺文3卷。 評價 黃景仁的詩...
汪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44~1794)字容甫,清江蘇江都人。少孤貧,力學為通儒,治經宗漢學,為文尚漢魏。初遊於兩湖總督畢沅幕,後校四庫全書於文瀾閣,卒於西湖僧舍,所著以述學內外篇最有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