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0.9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氣」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的是臟器(如小腸、網膜等)離開正常的部位進入不正常的位置稱為氣。多伴有氣痛的症狀,故稱為「氣」。大多好發於腹部,特別是腹股溝(又稱鼠蹊部),就叫腹股溝氣,即是俗稱的「脫腸」,好發於男性。其他還有橫膈裂孔氣、切口氣、臍氣等。也稱為「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器官或組織的一部分,因不正常的開口而向外突出。
毛葉鴨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被二列毛。葉長4-5 cm,兩面光滑;葉鞘長約6 mm。花數朵,排成繖形花序。

川上氏鴨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被毛。葉長1.7-3 cm,兩面被毛;葉鞘長約3 mm。花單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排泄。《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湧也,令人不得前後溲。」
驅風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驅除腸道脹氣的揮發性藥品,如薑、薄荷油等。
卵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陰囊。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獸部.牛》:「牯牛卵囊,主治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病。《說文解字.疒部》:「痳,病也。」
腸阻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可分為功能性和機械性腸阻塞。前者因腸平滑肌不能正常蠕動而引起,後者的病因包括腸道狹窄、腸黏連、腸內異物、腸外壓迫、氣、腸扭轉及腸套疊等。腸阻塞的症狀、體徵及治療,因病因及發病部位而異,但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水和電解質流失、腸壁壞死、有毒物質進入腹腔及血液等後果。也稱為「腸梗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