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疲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勞困乏。《三國演義》第九一回:「今丞相平南方回,軍馬疲敝,只宜存恤,豈可復遠征?」也作「疲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疲倦。同「疲」。如:「敝於奔命」。宋.司馬光〈赤壁之戰〉:「曹操之眾,遠來疲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累、困倦。如:「疲倦」、「疲勞」、「疲乏」、「疲困」、「疲累」、「疲於奔命」、「精疲力盡」。
戕摩剝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加以迫害而從中取利。 出處明方孝孺指喻:「視之以至疏之勢,重之以疲敝之餘,吏之戕摩剝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 用法用以形容對事物的殘害或官吏對人民的壓榨。 例句秦政苛虐,人民無法忍受那種戕摩剝削,因此揭竿起義。 似詞日脧月削/魚肉良民/壓榨迫害/殘民以逞 反詞己飢己溺/視民如傷/痌瘝在抱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策而一手炮製的偽作。至今尚無定論。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听,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体;陟罰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
疲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力、物力受到消耗而困乏不足。《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使不得休息,乘其疲弊,可一舉而滅之也。」《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也作「疲敝」、「罷敝」、「罷弊」。
罷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人力、物力的消耗太大而感到疲勞困乏。《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也作「疲敝」。
罷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疲頓困乏。《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前數興兵,軍力罷敝,糧又不繼。」也作「疲敝」。
心膽俱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悲憤或害怕。《東周列國志》第八二回:「於途中連得告急之報,軍士已知家國被襲,心膽俱碎,又且遠行疲敝,皆無鬥志。」也作「心膽俱裂」。
因敵取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敵軍或敵地取得所需要的物資。《魏書.卷二四.燕鳳傳》:「軍無輜重樵爨之苦,輕行速捷,因敵取資,此南方所以疲敝,北方所以常勝也。」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