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理上不正常的狀態。如:「病態心理」。
社會病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某些社會現象想像為社會生病的表徵,如毒品濫用、犯罪、貧窮、失業、環境汙染等。
病態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種程式的工作方式,為求程式的執行績效,而略過作業系統或控制程式直接存取硬體的工作方式,造成程式和硬體直接相關,更新困難等維護問題。參【良好行為】(well-behave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諷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隱微的方式嘲諷譏刺。[例]這部電影旨在諷刺社會的病態
體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學的類別。依作品所表現的結構與性質上之差異而加以區分,如詩、散文、小說、戲劇、報導文學等。[例]這本書以小說體裁寫盡當前社會的各種病態
敏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神經上的病態,對外界情況容易引起迅速而強烈的反應。
綜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綜合觀察。如:「這篇社論的作者綜觀當今社會病態,分析極為深入透澈。」
客體關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裂與投射等防衛機制,則會妨礙健康的自我發展,進而可能造成如自戀、人格違常、邊緣性狀態與精神病等心理病態。兒童輔導工作者基於這樣的觀點,可了解兒童幼年與重要他人關係的品質如何,若是不佳,可以想見兒童在各階段的人際關係或是自我概念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若能在此階段透過輔導工作者與兒童的互動,逐漸修復幼年的客體關係,並建立信任的依附關係,將有助於兒童往後的發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客體關係理論英文關鍵字:Object Relation Theory, ORT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09...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