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痛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沉痛迫切。《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向自見得信於上,故常顯訟宗室,譏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況且內中有人到過雲南,曉得那裡官府待百姓的暴虐,說得何等痛切!」
2.悲傷哀切。三國魏.吳質〈答魏太子牋〉:「誠如來命,惜其不遂,可為痛切。」《三國演義》第九一回:「讀畢祭文,孔明放聲大哭,極其痛切。」
痛切心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怨恨到了極點。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義士仁人,痛切心骨。」也作「痛心刻骨」、「痛心入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刀往下將物割成幾部分。如:「切菜」、「切水果」。
數學上指直線與弧線或兩弧線相接於一點。如:「切點」、「切線」、「兩圓相切」。
向批發商批購貨物。如:「切貨」。
轉換、從中插入。如:「將現場的畫面切進來。」
籃球賽中閃身進攻對方籃下。如:「空手切入」、「單刀切入」。
網球、桌球等以球拍面往上的角度將球擊出,使球向後旋轉。如:「切球」。
由旁側進入主線。如:「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來看問題。」
緊密、符合。如:「切身」、「密切」、「貼切」、「不切實際」。
緊急、急迫。如:「急切」、「返鄉心切」、「杜鵑聲切」。
一定、千萬。如:「切記」、「切忌」、「切不可草率行事!」
把脈。如:「切脈」、「望、聞、問、切是中醫的診療方法。」
一切:所有的。如:「家中一切事情,都不勞他費心。」
反切:古漢語的標音方式。用兩字以求一字之音,取上字的聲母與下字的韻母合成一音。如「東」字,德紅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疼的感覺。如:「疼痛」、「頭痛」、「牙痛」。
極端、非常。如:「痛恨」、「痛飲」、「深惡痛絕」。
悲傷、苦楚。如:「悲痛」、「沉痛」、「痛不欲生」、「痛心疾首」。
下定決心、澈底。如:「痛改前非」、「痛下決心」。
憐惜。如:「弟弟摔破了頭,讓媽媽好心痛!」
痛快:A>心情舒暢。B>做事俐落,不拖泥帶水。如:「他個性豪爽,做事十分痛快。」
痛飲:痛快地喝酒。
杯弓蛇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
蛇影杯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良久,顧15>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16>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盃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遂解,甚夷懌17>,由是瘳18>平,官至尚書,歷四郡,有威名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四三.樂廣列傳》。 (2) 郴:音ㄔㄣ。應郴,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應劭之祖父。曾官至武陵太守。 (3) 汲令...
不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順利達成,不能如願。三國魏.吳質〈答魏太子牋〉:「惜其不遂,可為痛切。」《紅樓夢》第五九回:「他娘也正為芳官之氣未平,又恨春燕不遂他的心,便走上來打了個耳刮子。」
李寶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晚清譴責小說創作方面,李寶嘉是一位多產而卓有成就的作家,他雖然寄希望於封建統治者的“覺悟”和改良,但痛切地看到社會政治的腐敗,廣泛運用諷刺手法,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末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特別是對清末官場的種種罪惡行徑進行了有力的揭露與鞭撻,在晚清小說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魯迅說清末的譴責小說以“南亭亭長與我佛山人名最著”(《中國小說史略》)。他創作小說的目的在於揭露時弊,洗刷污濁,改進政治,推動社會進步。這是與他的社會改良主張一致的。他希望學習西方的文明與進步,但不贊成激進的改革,在他的書中,對慈禧亦有諛詞,頌揚李鴻章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喊冤屈的聲音。《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令倡監榜舍人。舍人不勝痛,呼謈。」唐.顏師古.注:「謂痛切而叫呼也。……謈,自冤痛之聲也。舍人榜痛,乃呼云謈。」
痛心入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心、怨恨到了極點。《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傳》:「是以智達之士,莫不痛心入骨,傷時人不能相忍也。」《三國志.卷三八.蜀書.孫乾傳》:「每與劉左將軍、孫公祐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也作「痛切心骨」、「痛心刻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