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8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瘀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凝滯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姑奶奶的病是停了瘀血。請看看兩手。」也作「淤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動物體內的紅色體液。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漿所組成。
表同一祖先的。如:「血統」、「血親」、「血緣」。
勞力、精神。如:「心血」、「血汗」、「血本無歸」。
剛強、強烈。如:「血性」、「血氣方剛」。
紅色。如:「血紅」、「血色」。
血盆大口:形容嘴大。如:「她那血盆大口,看了真嚇人!」
血口噴人:以惡言或不實的言語害人、侮辱人。如:「你說話要有根據,不要血口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瘀血」條。
腫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或皮膚等組織因水腫、發炎、充血或瘀血而使體積變大的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赤黑色的瘀血。《說文解字.血部》:「衃,凝血也。」《黃帝內經素問.卷三.五臟生成篇》:「黑如炱者死,赤如衃者死。」自注:「衃血,謂敗惡凝聚之血,色赤黑也。」
淤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凝滯不通或凝聚不流通的血。《紅樓夢》第三四回:「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可以就好了。」也作「瘀血」。
惡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上指身上不淨之津液。如膿、血、尿、屎等。晉.郗超〈奉法要〉:「《十二門經》云:『有時自計,我端正好,便當自念,身中無所有,但有肝腸脾肺、骨血屎溺,有何等好?復觀他人身中惡露皆如是。』」隋.釋智顗〈淨土十疑論〉:「為此常觀色身膿血屎尿,一切惡露,不淨臭穢。」
2.醫學上稱為「產露」,參見「產露」條。
碰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撞到或觸到東西。如:「那小孩的頭碰著桌角,流血了!」
2.遇見。如:「我在公車上碰著十年沒見的小學同學,很高興!」
流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醫上指原發性膿腫沿著組織間隙、血管、淋巴管等導引到別處,形成新膿腫的症狀。如瘀血流注、流注膿瘍、淋巴管炎。
紫斑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皮膚組織呈現紫紅色的瘀血。可分為感染過敏性紫斑病、中毒性紫斑及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等。為一種出血性疾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