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嗓啞不能出聲。《玉篇.疒部》:「,啞不能言。」如:「啞」。《淮南子.泰族》:「既且聾,人道不通。」
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聽能又無語能的人。依刑法規定啞人若有犯法行為,得減輕其刑;但於必要時得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不能語。宋.蘇軾〈司馬君實獨樂園〉詩:「撫掌笑先生,年來效啞。」
萬馬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眾人皆沉默、無異議。清.陳維崧〈賀新涼.滿酌涼州醞〉詞:「萬馬齊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算。」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三一五首之一二五:「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究可哀。」也作「萬馬皆」。
聾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耳不能聽,眼不能見,口不能言。如:「雖然他天生聾盲啞,卻殘而不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默不語。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用是更樂默,思與木石為徒。」
萬馬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駿高大的馬振鬣長鳴,其他的馬都悄然無聲。宋.蘇軾〈三馬圖贊.引〉:「振鬣長鳴,萬馬皆。」也作「萬馬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啞、啞巴。《國語.晉語四》:「嚚不可使言,聾聵不可使聽。」
人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呂后非常嫉妒,後高祖崩逝,呂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使飲藥,居廁中,稱為「人彘」。見《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後比喻遭受殘酷迫害的人。《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史臣曰:『人彘之酷,世以為冤。』」也稱為「人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聲音低沉不圓潤。[例]沙啞、嘶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