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瘧原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原生動物門孢子蟲綱血孢子蟲目。是引起瘧疾的病原體。瘧原蟲以瘧蚊為媒介,它會隨著蚊子的唾液進入人體肝細胞內繁殖,而後侵入紅血球中加以破壞,攝食養料來破壞紅血球。患者會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同時,病發時間因瘧原蟲的種類而異。有四種瘧原蟲常見寄生於人體中: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卵形瘧蟲。也稱為「瘧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的總稱。
輕視他人的言語。如:「懶蟲」、「可憐蟲」。
大蟲:指老虎。
長蟲:指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瘧疾:由瘧蚊散播瘧疾原蟲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患者會出現週期性的發冷、發熱,還有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及溶血等現象。俗稱為「冷熱病」或「打擺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革熱(台灣主要流行的登革熱媒蚊是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所傳染)和瘧疾(瘧疾是由寄生在血液裡的原生動物瘧原蟲所引發,這種全世界的流行性疾病每12秒就可以使一人死亡,雖然已有防治,但目前仍然是不容小看的問題,台灣目前有瘧蚊沒有瘧疾)。雌蚊喜歡在汙濁的水面上產卵,蚊卵孵化後變成就會蠕動的幼蟲;幼蟲主要都吃小植物和小昆蟲,並利用腹部的肛鰓來獲得水面的空氣。等到幼蟲長大後會變成形如逗號的蛹;蛹成熟後會變成成蚊飛走。(註2)2. 這些纖細的蚊類,全身覆滿了花蚊斑的白色、灰色、褐色及黑色鱗片,而熱帶的某些種類體色鮮明,蚊子的翅膀非常窄...
瘧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是以瘧蚊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傳染病。病原體是瘧原蟲。其症狀有週期性的發冷發熱、大量出汗、頭痛、口渴、全身無力及溶血等。因瘧原蟲之種類不同,及人體抵抗力強弱有別,患者會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狀發作。也稱為「打擺子」、「冷熱病」。
瘧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昆蟲綱雙翅目蚊科瘧蚊屬。是傳播瘧疾的主要蚊子,能將瘧原蟲傳入人體產生瘧疾。翅膀有黑白色斑點,靜止時腹部翹起,產卵於清水中,幼蟲和蛹亦生長於河溝、池塘或水田中。也稱為「瘧媒蚊」。
病原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生於人體,引發病症的原生物。如瘧原蟲等。如:「瘧疾源自一種寄生病原蟲,經由蚊子叮咬,進入人的血液裡,在肝裡潛伏增生,再回到血液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