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9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療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治疾病。如:「他因積勞成疾,最近正考慮辭職療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病。如:「治療」、「療法」、「診療」、「療養」。
解除。如:「療飢解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見朱軒棨戶12>,森然深邃。生下車省風俗,療病苦,政事委以周、田13>,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14>,居臺輔15>。周、田皆以政治著聞,遞遷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門蔭16>授官,女亦娉於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17>又薨18>。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王許之。便以司農田子華行南柯太守事。……生自恃守郡多年,曾無敗政,流言怨悖,鬱鬱不樂。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親二十餘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07.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六.頤養部.療病.一心鍾愛之藥》:「一到疾痛無聊之際,勢必念及私愛之人。忽使相親,如魚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辭去者。」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邊柳下三弄笛,拋向江心莫嘆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見道士坐柳下,因便叩請。道士笑曰:「子誤矣,我何能療病?請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觸所夢,拜求益切,且傾囊獻之。道士接金,擲諸江流。公以所來不易,啞然驚惜。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金在江邊,請自取之。」公詣視果然。又益奇之,呼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處仙人來矣。」賺公回顧,力拍其項曰:「俗哉!」公受拍,張吻作聲,喉中嘔出一物,墮地堛然,俯而破之,赤絲中裹飯猶存,病若失。回視道士已杳。 〔注解〕 (1) 微時:微賤的時候,指尚未顯貴時。
同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謀、同夥。宋.蘇軾〈乞醫療病囚狀〉:「若死者稍眾,則所差衙前曹司醫人,與嶽子同情。使囚詐稱疾病,以張人數。」《董西廂》卷二:「雖被賊掠,皆我開門迎賊所致,執作同情,何辭以辯?」
南柯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見朱軒棨戶12>,森然深邃。生下車省風俗,療病苦,政事委以周、田13>,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14>,居臺輔15>。周、田皆以政治著聞,遞遷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門蔭16>授官,女亦娉於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17>又薨18>。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王許之。便以司農田子華行南柯太守事。……生自恃守郡多年,曾無敗政,流言怨悖,鬱鬱不樂。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親二十餘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
自命非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邊柳下三弄笛,拋向江心莫嘆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見道士坐柳下,因便叩請。道士笑曰:「子誤矣,我何能療病?請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觸所夢,拜求益切,且傾囊獻之。道士接金,擲諸江流。公以所來不易,啞然驚惜。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金在江邊,請自取之。」公詣視果然。又益奇之,呼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處仙人來矣。」賺公回顧,力拍其項曰:「俗哉!」公受拍,張吻作聲,喉中嘔出一物,墮地堛然,俯而破之,赤絲中裹飯猶存,病若失。回視道士已杳。 〔注解〕 (1) 微時:微賤的時候,指尚未顯貴時。
一夢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鬱。入大城門,門亦有大榜11>,題以金字,曰「南柯郡城」。見朱軒棨戶12>,森然深邃。生下車省風俗,療病苦,政事委以周、田13>,郡中大理。自守郡二十載,風化廣被,百姓歌謠,建功德碑,立生祠宇。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14>,居臺輔15>。周、田皆以政治著聞,遞遷大位。生有五男二女。男以門蔭16>授官,女亦娉於王族,榮耀顯赫,一時之盛,代莫比之。……是月,司憲周弁疽發背,卒。生妻公主遘疾,旬日17>又薨18>。生因請罷郡,護喪赴國。王許之。便以司農田子華行南柯太守事。……生自恃守郡多年,曾無敗政,流言怨悖,鬱鬱不樂。王亦知之,因命生曰:「姻親二十餘年,不幸小女夭枉,不得與君子偕老,良用痛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