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1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皮膚的化膿性及壞死性炎症,多由金黃葡萄球菌引起,侵犯相鄰的多個毛囊後融合形成局部腫脹,中央有許多小孔,呈瘻管狀,非常疼痛。有發燒、寒顫等現象,嚴重時,甚至併發敗血症。
舐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王有病召醫診治,能使膿瘡破痤的,給車一輛,能用嘴舐痔瘡的,給車五輛。見《莊子.列御寇》。舐痔,漢代鄧通則用嘴為文帝吮吸膿瘡而得到富貴。見《漢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後以吮舐痔比喻諂媚之徒逢迎阿順權貴的卑鄙行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附勢趨權,不辭吮舐痔,市恩固寵,那知瀝膽披肝。」
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參見「養成患」條。
成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了毒瘡不去醫治,終將形成大患。語本漢.馮衍〈與婦弟任武達書〉:「自恨以華盛時不早自定,至于垂白家貧身賤之日,養長疽,自生禍殃。」後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鏡花緣》第五七回:「這總怪四哥看了天象,要候甚麼『度數』,又是甚麼『課上孤虛』,以致耽擱至今,真是養成患。」也作「養致患」、「養自禍」、「養自患」、「養貽害」、「養貽患」、「養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的毒瘡。多由於血液運行不良,毒質淤積而生。大而淺的為,深的為疽,多長在脖子、背部或臀部等地方。《淮南子.人間》:「夫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若疽之必潰也。」也作「雍雎」。
潰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潰破。比喻事情的癥結得到解決。《南齊書.卷二四.柳世隆傳》:「今乃舉兵內侮,姦回外熾,斯寔惡熟罪成之辰,決潰疽之日。」
貽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姑息養奸,必遺後患。參見「養成患」條。《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倘能利用他呢,未嘗不可借他們的力量辦點大事;要是不能利用他,這個『養貽患』也是不免的。」
吮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阿諛諂媚之徒的無恥行為。《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今有傖父,喜疢毒而畏藥食,遂有舐吮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指腸腔膿腫。可分為大腸及小腸,前者指急性闌尾炎,多因溼熱、氣滯、血瘀等留駐腸中,氣血鬱阻而引起。主要臨床症狀為發熱、噁心、嘔吐、局部性壓痛和腹肌緊張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膿瘡。即惡性腫毒。漢.王充《論衡.感虛》:「夫山崩壅河,猶人之有腫,血脈不流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