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06.13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盜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東北。相傳孔子因盜泉之名,於禮不順,故渴而不飲其水。
不飲盜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樂羊子妻傳》:「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章懷太子注引《論語撰考讖》:「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句下司馬貞索隱:「謂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是也。」
盜泉寧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因厭惡盜泉之名,渴亦不飲其水。典出周.尸佼《尸子.卷下》。後用以表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之物,不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地底下自然冒出的水流。如:「溫泉」、「清泉」、「山泉」、「礦泉」、「甘泉」、「湧泉」。
地下。如:「九泉」、「黃泉」。
古代對錢幣的稱呼。如:「泉貨」、「泉布」、「刀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盜取」、「盜版」、「欺世盜名」。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如:「強盜」、「海盜」、「江洋大盜」。
嗟來之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敬之食。春秋時,齊國饑荒,黔敖於路旁設食施予窮人,因態度不佳而遭拒絕。典出《禮記.檀弓下》。後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軍井未建,如臨盜水之源,軍灶未炊,似對嗟來之食。」《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只因他一生不得意,逼成一個激切行徑,所以寧飲盜泉之水,不受嗟來之食。」也作「嗟來食」。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妻子非常賢慧。有一次,他在路上拾到一塊金子,拿回家去。他的妻子便對他說:「我聽說從前有志氣的人是不喝盜泉之水(論語,撰考讖曰,水名盜泉,仲尼不漱。);廉潔者,是不受嗟來之食的;這塊金子既然來歷不明,你怎麼可以把他拿回來呢?」樂羊子一時覺得得難為情,便把那塊金子重新放回原來的地方。後來,樂羊子到那遠的地方去尋師求學,過了一年,就回來了。他的妻子正在織布,見他突然回來,便問他說:「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樂羊子搖搖頭:「還沒吶!因為我很想念你,所以先回來...
不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休息。晉.陸機〈猛虎行〉:「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