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52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監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囚禁罪犯的牢獄。《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可憐就把個鐵錚錚的漢子,立刻革職拿問,陷在監牢。」《官場現形記》第二二回:「不到一月,司裡、府裡、縣裡三號監牢,都已填滿。」也稱為「笆籬子」、「監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犯人的地方。如:「探監」、「監牢」、「監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監獄。如:「坐牢」、「監牢」、「牢獄之災」。《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
囹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牢、監獄。《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那有罪的老死牖下,無罪的卻命絕了囹圄刀鋸之間。」《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則小弟這幾根老骨頭,只好瘐死囹圄之中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監牢。如:「監獄」。《漢書.卷六八.霍光傳》:「使人簿責勝,縛嘉繫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牢獄、監牢。《說文解字.㚔部》:「圉,囹圉,所以拘罪人。」《漢書.卷六四下.王襃傳》:「昔周公躬吐捉之勞,故有圉空之隆。」
畫地為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就地畫一範圍作為監牢,使犯人站立其中以示懲罰。《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後用以比喻只准在限定的範圍內活動。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他每都指山賣磨,將百姓畫地為牢。」也作「畫地為獄」。
偏差與犯罪的社會控制手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毒癮者,施予心理輔導及醫療戒治,來代替刑罰。此做法乃折衷於合法化與犯罪化,因社會無法將全部罪犯送入監牢,或者是將多數行為合法化。 福利化乃是政府對於部分資源較缺乏,因而導致某種犯罪率較高之地區,給予安撫的方法,是透過諸如:就業協助、安置、補助,等手段來進行,也算是一種政府控制社會的手法。 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是將加害者、受害者、社區協調代表,所進行的一場會談、悔過的過程,其主要作用在於盡力撫慰受害者之身心靈,同時也讓加害者進入參與修復的過程,使其了解自身所犯的過錯,做出補償,並為社區所再...
牢獄之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關到監牢裡的災禍。如:「朋友倒債後,作為保證人的他因而遭受牢獄之災。」
監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囚禁罪犯的牢獄。如:「越獄逃犯終於又被抓回監獄了。」也稱為「笆籬子」、「監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